第1249章 分電視業蛋糕的決定權和主動權(1 / 2)

重生資本狂人 傑奏 3282 字 2個月前

末代港督對於自己來到香江後,如何把最符合倫敦利益的任務,落實為具體工作,已經有了清晰的路線圖。要明白,他畢竟是老牌政客,而絕非酒囊飯袋。

隻不過,末代港督還不能馬上采取行動,因為這可是大動作,需要一個匹配的機會,也可以說是匹配的流程,那就是,港督的年度施政報告,公布時間在十月份。

末代港督雖然來香江之前,做了功課,但到了香江後,仍需要一個觀察也好,適應也罷的熟悉過程,而這大約三個月的間隙,巧巧地提供了一個恰到好處的過渡階段。

但這不妨礙末代港督從彆的地方,開始搞新官上任三把火,甚至更能預熱、更能迷惑、更能分化。

注意到香江媒體,尤其是電視台,給自己的關注度,很不滿意,甚至被一個毛頭小夥子死死地壓著,末代港督心理不平衡地將第一把火,燒向了香江電視行業。

有一說一,不管是不是誤打誤撞,末代港督找到了一個方便下刀的部位,而在他動了這個念頭後,著手進行摸底的時候,也確認了這一點。

那位忠心耿耿的行政局首席代表女士,也是出身於太股集團,對香江商界格局稱得上非常了解,當即給出了評估。

香江電視行業,自從一九七八年佳藝電視倒閉之後,至今僅有兩家本地電視台——屬於商業的BTV和ATV;或者還可以說有兩個半本地電視台——另外半個是屬於公營的香江電台的電視製作部門,其節目由BTV和ATV播放。

說到這裡,這位鄧議員意味深長地強調了一下,“如今電視技術非常先進,但香江僅有的兩家本地電視台——BTV和ATV,都使用無線電波在大氣中傳輸節目,除此之外,哪怕是本土的有線電視台、衛星電視台,都沒有出現。”

末代港督饒有興趣地追問,“香江電視業為什麼是這樣的格局?因為香江電視市場容量有限,或者競爭激烈,亦或其它?”

“競爭激烈倒是真的,否則的話,當初佳藝電視也不至於倒閉了。至於香江電視市場容量有限,就未必了,人的需求,什麼時候能夠完全滿足過,香江再多容納幾家本地電視台,應該不成問題,隻不過不能像已經證明了選擇方向失敗的佳藝電視,還在無線電波通過大氣傳輸節目的賽道分羹了。”

末代港督目光閃動,“如此說來,香江電視行業至今沒有出現本土的有線電視公司、衛星電視公司,確實是另有其它原因了。”

“就是那位高爵士的影響力使然了。”鄧議員微微一笑,“BTV做為香江電視行業的霸主,彆看現在的董事會主席由邵爵士出任,但高爵士夫人所在的易氏家族的一個分支,是BTV的排名第一創辦者,從持股量角度看,一致行動人高氏家族易氏家族才是最大股東,隻不過和邵氏家族達成協議,居於幕後,方便電視台在輿論上為高爵士搖旗呐喊。”

“這麼多年,並非沒有大財團動過染指香江電視行業這塊蛋糕的念頭,比如大江實業一係,就想從本地衛星電視入手,可最後不了了之了。”

末代港督的胃口被吊起來了,“知道不了了之的原因嗎?如果是高弦以勢壓人,那可是樹立了不少暗地裡的敵人啊。”鄧議員唏噓道:“不好說,就像去年李半城辭去了惠豐銀行董事會副主席,外界哪裡分得清,是不是高弦以勢壓人導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