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3章 三足鼎立的光刻機供應鏈才“穩定”(1 / 2)

重生資本狂人 傑奏 3094 字 2個月前

既然高弦高總裁肯定了收購阿斯麥股票的價值,那顯而易見地隨之帶來的阿斯麥曆年所累積巨額虧損的分擔風險,也就有了著落,大家不用犯嘀咕誰去背鍋了,安心做事就行了。

這就是決策者和執行者的一個區彆吧,簡而言之,站在高弦的角度審視,在光刻機發展路線的準分子激光節點上,屬於追趕者的阿斯麥,采取了穩紮穩打的保守策略,成功地推出了填補兩個技術階段銜接之間空白的PAS5500光刻機,打了米國和一本同行的措手不及,那就真正站穩了腳跟。

得出這個結論後,阿斯麥這十來年累計的上億美元淨虧損,對於高弦領導下的實力雄厚的香江財團而言,便算不了什麼了,平攤到接下來的時間裡,遠遠不止賺回來那麼膚淺。

而在具體落實方麵,並沒有聽命行事那麼簡單,就像高弦指出來的那兩點,現場有人機靈地提醒,“掐”了這段,不要出現在會議記錄裡,所反映的情況未嘗不包括,有些人的思路已經被灌輸得“傻白甜”了。

會議室內暫時處在“掐”了的狀態也好,高弦語重心長地提醒著,半導體行業的自由競爭從來隻是一個表象,從晶體管到集成電路的初始發展階段,是激烈的美蘇爭霸的龐大國防需求喂養出來的,官方始終扮演著特殊的角色,無非是進入大型集成電路發展到超大型集成電路的一九八零年代,日美半導體行業大戰捅破了那層窗戶紙。

理解到這個層麵,高弦的那個指示,充分信任互聯網浪潮帶來的空前龐大半導體需求,將阿斯麥PAS5500光刻機的第一批采購量,直接翻倍,從五十台提高到一百台,甚至更多,讓其它同樣處於二線的半導體同行,至少得不到足夠數量的,深紫外光刻機節點之前最先進的I線光刻機——PAS5500,便算不上什麼無法見光的手段了。

至於設定飛利浦不能從阿斯麥“跑路”的合作前提,顯然不如提高PAS5500光刻機采購量的動機,好理解了,畢竟沒有經曆過“老劇本”裡大國博弈時代那種活色生香的高科技行業戰爭,高弦也不能真的點透,隻能解釋,米國的三大光刻機供應商和一本的兩大光刻機供應商,加上歐洲眼見著站到了同一個水準的阿斯麥,所形成的三足鼎立光刻機供應鏈局麵,才穩定,對我們這樣還處於二線的半導體公司,最為有利。

所以,阿斯麥的股東構成,最好保持著歐洲資本與香江資本的組合,退一萬步,飛利浦鐵了心地要甩掉阿斯麥這個經營業績大起大落的包袱,那誰來接受飛利浦賣出的那些阿斯麥股份,也要征求香江這邊的同意。

對此,以佳成為代表的團隊,感覺很有難度,因為讓阿斯麥優先保證滿足香江半導體的最先進光刻機需求,還是比較容易操作的,畢竟是阿斯麥的股東嘛,況且,米國、一本那邊的光刻機生態圈子,諸如此類的優先供應現象,可謂公開的行業秘密了,可固定阿斯麥的股東架構,就涉及到阿斯麥上一級的飛利浦了,和如此量級的國際巨頭博弈,毋庸諱言,非常棘手。

佳成老老實實地跟父親叫苦道:“從目前的儘調來看,想讓飛利浦一直充當阿斯麥的大股東,恐怕不太可能,因為自一九八零年代以來,飛利浦的傳統電子行業巨頭地位,遭遇了極大的挑戰,經曆了一九九零年代初的全球經濟危機打擊後,整個集團的年度利潤甚至降低到了不足百分之一。有著“坦克”綽號的首席執行官楊·蒂默,走馬上任後,便開始了出售集團裡被視為非核心的產業,比如一些家電業務,有理由相信阿斯麥也屬於這個範圍,之所以目前還沒動,應該是阿斯麥的虧損雖然也很龐大,但在整個飛利浦集團裡,還沒達到最急迫的程度。”

高弦點了點頭,他雖然有意給兒子增加壓力,幫助其成長,但也不能真逼得孩子無路可走,成長是點點滴滴積累起來的嘛,於是乎,他指點道:“那你們能不能把飛利浦首席執行官楊·蒂默,請到香江來,進行更深層麵的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