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3章 在我麵前,還講什麼秘密(1 / 2)

重生資本狂人 傑奏 3227 字 2個月前

在離開星加坡的時候,高弦高總裁看著浦仕偉這位惠豐銀行董事會主席難掩喜色的樣子,隨口打趣了一句,“計算出來了沒有,總共優惠了幾折?”

“七折左右,這筆總損失的數字控製到了十億美元之內。”浦偉仕無比滿意,這番操作不僅僅是善後巴林銀行爛攤子的過程裡,少賠一些錢那麼簡單,還有“玩家”之間心平氣和進行妥協的“江湖”意義。

從星加坡到倫敦的路程遙遠自不必提,飛機會在中東地區的阿布紮比停留一下。

長途跋涉當中,高弦除了和浦偉仕等等的隨行人員交流,以及必要的休息之外,也習慣性地翻閱了一些刊物、圖書之類,當然以經濟、金融等工作相關領域為主。

比如這次瀏覽內容裡就有一本新書,作者是目前風頭正勁,連獲主流重要獎項,包括了俗稱“小諾貝爾經濟獎”的約翰·貝茨·克拉克獎的米國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

在東亞這邊的圈子裡,保羅·克魯格曼名聲大噪的直接原因,是在去年,他在著名米國雜誌《外交事務》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分析了一番東亞經濟模式,主要是“亞洲四小龍”、“亞洲四小虎”的經濟發展奇跡存在缺陷,增長率將不可避免地放緩。

要知道,《外交事務》之所以被稱為著名雜誌,源於它的主辦者是米國外交關係協會。

懂的都懂,米帝的真正權力可不流於表麵的白宮、國會,而是由“深層”的存在影響,米國外交關係協會便屬於這種深層機構,但凡能想起的精英人物,往往都是其會員,隨便舉個例子,大衛·洛克菲勒還曾經擔任過米國外交關係協會的主席。

當然了,現在年事已高的大衛·洛克菲勒,更“深層”了,在米國外交關係協會裡退為名譽主席了。

於是乎,不難想象到,保羅·克魯格曼在《外交事務》雜誌上看衰東亞經濟發展模式的高增長持續性,什麼“亞洲四小龍”、“亞洲四小虎”,都非常緊張,立刻反擊,批評保羅·克魯格曼,場景可謂熱鬨,保羅·克魯格曼在東亞這邊的圈子,不出名都難。

高弦對此自然沒有產生那種激動,畢竟“見多識廣”嘛,像“老劇本”裡二零零八金融危機爆發後的大約十年階段,包括一些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在內的重量級經濟學家,不就借助移動互聯網那堪稱無處不在的傳播力,振聾發聵地預測“灰犀牛”的出現,警惕下一次經濟危機,結果人家還真沒有“白說”,真的出現了誰都沒有能夠想象到“灰犀牛”,給這場特殊的全球經濟危機做足了鋪墊。

回到保羅·克魯格曼的分析上,能被頒發俗稱“小諾貝爾經濟獎”的約翰·貝茨·克拉克獎,此人自然不會完全紅口白牙地胡說,肯定有一套依據。

高弦的態度很簡單,沒必要那麼敏感,好好了解一下對方的思路,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唄,至於保羅·克魯格曼扮演的真正角色,屁股坐在哪邊,深究沒有多大意義。

更何況,當前“亞洲四小虎”、“亞洲四小龍”的經濟增長模式裡,確實存在“漏洞”,有些事情的發生,用可預見形容,並不誇張。

擺在高總裁案頭的新讀物,不算什麼秘密,像同機的浦偉仕,便趁著間隙,拿過來翻了翻,但解讀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