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1章 再一次救華爾街形成的“後門”(1 / 2)

重生資本狂人 傑奏 3174 字 2個月前

高弦不動神色地順手隨便給了點兒均衡的“營養”之後,e-gold公司的迅猛發展,其實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了,當前互聯網發展這一波浪潮的“賦能”,透著那種“豬站到了風口,都能飛起來”的強大威力。

最直白的判斷角度莫過於,e-gold公司所發行數字黃金貨幣,對應的黃金儲備規模增長。

做為一個創業公司的草台班子,剛開始e-gold公司僅是自己投了十萬美元,在惠豐銀行那裡得到了堪稱量身打造的一條龍黃金購入和信托服務,然後這個黃金儲備的規模,就是成倍地激增了。

需要指出一點,這個黃金儲備的規模激增,並非來自像起始那十萬美元黃金儲備的e-gold公司注入資金,而是e-gold公司數字黃金貨幣使用者的注入資金。

其中的邏輯很簡單,十萬美元的數字貨幣量,對於一個迅速發展的互聯網支付係統,委實不夠用,即使依托於互聯網,數字黃金貨幣在交易係統裡流轉效率很高,也滿足不了交易對通貨的需求。

說白了,隨便舉個例子,如果同時出現幾個出手一萬美元的交易者,“數字通貨”便捉襟見肘了。

而解決方案天然地、樸素地擺在明麵上,那就是,交易者不能直接從e-gold公司,或者其它e-gold公司數字黃金貨幣持有者那裡,得到足夠的通貨,還可以到提供黃金儲備信托服務的惠豐銀行那裡,購買黃金,注入e-gold公司數字黃金貨幣的黃金儲備裡,相應地從惠豐銀行黃金儲備信托服務得到信托證明,也就是數字黃金貨幣了,有點像幫著“印錢”。

當然了,e-gold公司並非可以閒著喝茶聊天了,其要負責包括安全、清算等等具體細節在內的數字黃金貨幣係統的穩定正確運轉。

而且,在互聯網浪潮帶動的創業洪流裡,e-gold公司怎麼可能做獨門生意。

高啟在給老爹彙報的時候,便提到了,他觀察到,出現了幾個跟風者。

好在,e-gold公司占據了這個領域的先發優勢,不但得到了均衡的營養,還走在正確的路線上。比如,後來者很難快速建立起e-gold公司這種總部位於加州矽穀、黃金儲備托管於倫敦和香江的架構,甚至連抵抗黑客攻擊的網絡安全能力都不足。

至於為什麼有那麼大的交易量,需要如此多的“數字通貨”?懂的都懂,答案肯定是,除了一般意義上的普通交易之外,還存在其它交易的更大需求,就像“老劇本”裡互聯網大發展催生出來的那個全民直播時代,給活色生香的女主播們豪爽刷禮物的大哥們,除了荷爾蒙驅動的淳樸消費者之外,還有其它。簡而言之就是,彆多問,江湖水深,該操心的時候,自有操心的。

順便再指出一點,彆看e-gold公司數字黃金貨幣對應的黃金儲備規模,以互聯網那種特有的發展速度,逼近了一噸,也就是相當於大約一千多萬美元了,但這個成績隻是對屬於創業公司的e-gold來講可圈可點,還真達不到引起普遍的大佬們關注的程度。最明顯的佐證莫過於,連收點傭金、給e-gold提供黃金儲備信托服務的惠豐銀行,都還隻是把這筆生意視為一個基本普通的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