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2 / 2)

陳大叔關了院門,走到桌邊坐下,道:“希望他嬸兒能想清楚,彆再折騰了吧。”

說著他忍不住就歎了口氣,聲音低沉的道,“俺看田大那臉色,雖然瞅著像是比以前好了些,可那身子骨應該是比以前還要更差了,他今兒一直都坐著,可也就坐了這麼半天,就坐不住了……”

“這都是命啊……”

隨著這一聲歎息,一桌子人都沉默了。

陳大娘見狀忙站起來,笑著揮手道:“咱們不說他們了,今兒可是俺家大妞的大喜日子,也多虧了你們這些嬸子、嫂子們幫忙,才能整治出今天那麼好的酒席,俺和孩子他爹謝謝大家了。”

陳大叔聞言也連忙站了起來,端起酒杯,慎重其事的給大家敬酒。

眾家嬸子們和幾個小媳婦連忙端著酒杯起身,一邊七嘴八舌的道不敢,院子裡的氣氛一下就又熱鬨了起來。

沒過兩天,陳大娘就提著兩盒糕點去了劉家,她和劉秀才的婆娘關起門來念叨了大半個時辰,從劉家出來時,腳步輕快、滿臉帶笑,想來事情是談成了的。

再看劉秀才的媳婦也是一臉笑眯眯的,田氏在旁瞅著想問又不敢問,攛掇了劉誌良去跟劉康良打聽,沒想到劉康良也不知道。

田氏心裡跟被貓撓了似的,那滋味就彆提多難受了。

公婆偏疼小叔,能讓陳大娘和婆婆相談甚歡的,肯定是跟小叔有關的事,而跟小叔有關的,說不定就是讓公婆變著法兒的把家裡的銀錢往小叔身上使。

雖說父母在不分家,可小叔成了親之後,他們可就是兩房人了,公婆要是再把私房往小叔身上使,可是會嚴重損害到她們長房利益的,。

田氏心裡火燒火燎的難受著,誰知第二天一早吃早飯時,劉秀才兩口子竟然當著他們的麵,自己說起了分家的事。

劉秀才與媳婦昨夜也是商量了半宿,覺得陳大娘所得的顧慮都很對,才下了這個決定的。

劉康樂將來讀書、科舉,需要的銀子不是一筆小數目。

他們膝下兩個兒子,雖然打小偏疼小兒子,但也不能做的太過份了。

畢竟劉誌良是家裡的長子,又是個孝順兒子,一碗水就算端不平,也不能偏得太過了。

有了陳大娘給透的底,兩人商量來商量去,覺得為了兩個兒子好,等劉康樂一成親就給兩兄弟分家,才是最好的選擇。

分家之後,他們兩老沒死之前大家分家不分居。

如此一來,不管小兒子日後能走到哪一步,兩兄弟都隻會客客氣氣的,不會有紛爭,老大和老大媳婦以後就是弄出了什麼亂七八糟的事情,也不會拖了劉康樂的後腿。

何況知道了大妞正仗著和田嬌嬌的關係,搭著她的順風車賺銀子,夫妻倆心裡暗喜的同時,倒底是生了偏向小兒子的心。

隻有分了家,大妞日後賺的銀子才能全由他們兩口子自己拿著,這才是對劉康樂最好的。

劉秀才夫妻倆堅定的決定早早的給兩個兒子分清楚家產,就是讓小兒子誤會了他們,也再所不惜。

“爹,娘,是不是大妞她娘來說了什麼?”劉康樂嚇的臉都白了,連忙就跪到了劉秀才兩口子麵前。

陳大娘昨日來了一趟,今天爹娘就提分家的,劉康樂不得不有了最壞的想法,急道,“不管陳大娘說了什麼,這事兒都是不成的,父母在不分家,若是兒子娶了大妞就要分家,那這婚俺不結也罷。”

田氏也不滿的忍不住在旁插嘴道:“哪有女兒還沒嫁過來就攛掇咱家分家的?都說陳大娘和陳大叔是村裡少有的實誠人,現在看來,他們也不是什麼好人。”

“你懂什麼?”劉秀才的媳婦不滿的瞪了田氏一眼,沒好氣的道:“要不是陳大娘做人實誠,跟俺嘮了半天,說俺對老二太偏心了,會寒了老大的心,鬨得兄弟離了心,俺跟你爹還真沒想到這一茬呢。”

劉誌良和田氏一聽,都不由驚,心說:那陳大娘難道是專門過來為他們打抱不平的不成?

不過不管怎麼樣,身為長子,要是劉誌良對分家的事表現的太過熱衷,可是會被人戳脊梁骨的。

想到這裡劉誌良連忙“卟通”一聲也跪了。“爹,娘,弟弟還小,又自小聰明,俺們大家多疼他一些也是應該的,咋就說啥寒心、離心的呢?”

“您二老可千萬不能聽外頭人瞎叨叨啊。俺是大哥,讓著弟弟些,本來就是應該的。”

聽到劉誌良這麼說,看著他言不由衷的僵硬表情,劉秀才不由就皺了眉,扭頭跟自家媳婦對視一眼,心裡不約而同都歎了口。

還真如陳大娘說的那樣,大兒子對他們偏袒小兒子,心裡的不滿已經快要壓不住了。

“你們兩兄弟這是做啥,人家陳大娘說的那都是有道理的。”

心裡雖然有些失望,也有些痛心,不過劉秀才還是沒有直接表露出來,而是故做不滿的瞪起了眼,威嚴的衝兩個兒子擺了擺手,道,“你們倆都起來吧,坐下聽為父給你們慢慢講。”

劉誌良和劉康樂這才從地上爬起來,乖乖的在椅子上坐了。

劉秀才看著兩個兒子,眼中閃過一絲複雜之色,緩聲道,“為父知道你們都是孝順的,但這事兒,為父與你們娘已經商量過了,這個家是必須要分的。”

劉誌良和劉康樂才急的想開口,就被劉秀才打斷了。

他道:“你們兩個自小讀書,但老大的資質不如老二,未來誌良你最多也就能接接為父的班兒,在這十裡八村做個教書先生。”

“然康樂在讀書方麵比老大你有天份,日後少不得會在科舉一途上走得更遠些。”

田氏一聽這話,心都涼了半截,考科舉有多費銀錢,她嫁給劉誌良這兩年,可是深有體會了,劉誌良單隻是考了兩回童生,哪回考不是得花用四五兩銀子的?

她以為劉秀才說這話是又打算偏袒小叔,變著方兒的給小叔塞銀錢,不禁就暗暗咬緊了牙。

“……分家是為了不讓康樂拖垮這個家,誌良是家中長子,為父置下的薄產老大照理是該多占一份的。”

劉秀才看著劉康樂,語重心長的道:“老二啊,一直以來,為父與你娘對你都要比你大哥多疼寵一些,但是手心手背都是肉,爹娘也不能為了你,讓你大哥兩口子以後吃糠咽菜。”

“你大哥日後也是要養兒育女、開枝散葉的人,可不能因為你要考舉人、考進士就拖得哥嫂父母日子都過不下去。”

劉康樂這才知道,原來分家是要把自己給分出去,連忙“卟通”一聲跪下,誠惶誠恐的向劉秀才夫妻磕頭道:“兒子不敢拖累家裡,兒子聽爹娘的,爹說分家就分家。”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