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我不會去摻和的(1 / 1)

兩人慢慢的走在最後,不過其他人卻不識趣的停下腳步等二人過來。 “你們這是做什麼,我與少宇一見如故,你們湊什麼熱鬨。”長孫無忌對於這些過來蹭好處的老夥計非常無語。 至於什麼好處,沒聽到李世民說嗎,整整八十人的官員名額,雖然都清楚這是李世民拉攏世家的,不過這並不妨礙他們找崔少宇要一個名額什麼的,反正都是做官,德才兼備就好,這世界上多的是被埋沒的人才。 誰都有親戚朋友,都有晚輩,至於說為什麼不全走科舉線路,這是貞觀,除開李世民,沒有誰敢在科舉中動手腳。但是科舉從來都不容易,每一位進士都是萬裡挑一,十萬裡挑一的天才,每一位參加科舉的考生,在他們家鄉,那都是天才。 “輔機,你這話就說的不對了,你問少宇,我和他多熟。”程咬金開口說道。 “程叔叔說笑了,不過最近沒見到處嗣,不知他在做什麼。”崔少宇接下話茬,順便問一下最近為什麼沒看到程處嗣。 “那小子被我丟到南衙大營鍛煉了,為什麼不來見你,他好意思嗎,你和他是好兄弟,結果你都是尚書了,他還隻是一個校尉,丟人啊。”程咬金毫不留情的說程處嗣的不是。 “知節,你就不要說處嗣了,自古少宇這樣的人傑能有幾個。”房玄齡在旁邊說道。 “房叔叔過獎了,少宇可當不起人傑的稱呼。”既然都叫了幾個叔叔了,這些大臣基本都比自己大了一圈,為了不得罪人,都叫叔叔的了。 “嗯,少宇你不必過謙。這占城水稻還是你提醒的陛下的,造福大唐啊,李靖,君集。你們這滅國功勞都還是少宇給你創造的,你們說是不是。”房玄齡還和旁邊的李靖和侯君集說了一下。 這時候的李靖與侯君集沒有在軍營中的嚴肅,沒有穿戴甲胄的他們,看起來和領家大叔差不多,笑嗬嗬的樣子還挺平易近人的。 “嗯,說的不錯,少宇,有空可去我府上聚一下,沒有你的消息,我也不會有這功勞。”李靖也笑嗬嗬的說道,完全沒有了崔少宇在軍營見到的時候那高冷的樣子。 “嗯,我府上也掃榻歡迎。”侯君集說了一句,現在的他,不是十多年後叛亂的人,還是被李世民所器重的心腹大將。 “多謝李叔叔,侯叔叔,少宇他日必定拜訪。” 一時間,少宇把李世民的心腹全變成了叔叔。 “叔叔們的意思,少宇也明白,雖說陛下給了我八十人的名額,不過相信各位叔叔也明白,這些都是給誰的,所以,我不能給出太多,各位叔叔都有兩位可以安排,但是是否合適,要考校之後才知道,還望理解。”崔少宇想了想,還是覺得給每位兩人的名額,一下給出去十六個名額,剩下六十四個名額,剛好給六家每家十個名額,博陵崔氏多拿四個,至於說為什麼隻算六家,皇族的官員自有李世民自己安排。 其他人聽崔少宇前麵說的,還以為他不願意拿出名額來,多少有一些失望,結果最後說給他們兩個名額,本來他們隻是想要一個名額的,結果給了兩個,驚喜加倍了。 要知道,這些官員都是用來填補抽調後麵去突厥管理的人,職位上都不會太低,至於說收拾不了突厥?沒有任何一個人擔心,當初如果不是世界的將領放任突厥大軍進來,突厥是不可能突襲到長安的。 如今大唐要人有人,要錢有錢,要糧有糧,要是還打不過突厥,那他們這些將領可以自己去找地方抹脖子了。 “那就多謝少宇了。”其他人紛紛感謝崔少宇的慷慨。 說話間,崔少宇等人已經到了宮門口,相互道彆之後各自上了自己的馬車。 “少宇,你現在是要回府嗎?是的話,就來和我一起。”魏征開口說道。 不明白魏征為什麼突然要和他一起,不過崔少羽並沒有拒絕。 “是,魏叔叔。” 吩咐阿二駕車在後麵跟著,崔少宇麻溜的上了魏征的馬車。 “少宇,你可知剛才長孫狐狸想與你說什麼?”魏征神秘的低聲說道。 崔少宇一臉無辜的看著魏征說道“魏叔,有什麼事直接說吧,至於長孫叔叔找我,應該就是和其他叔叔一樣要官員額的吧。” 看著崔少宇一臉無知的樣子,魏征突然覺得崔少宇這樣的官場小白,早晚要被吃乾抹淨,用略帶嚴厲的口吻說道“少宇,記住,長孫無忌是外戚,是太子的親舅舅。你的態度不是你一個人的態度,是你身後博陵崔氏的態度,你教育部是什麼成分你自己清楚,甚至於你的態度會被他人認為是天下世家的態度,如果長孫無忌讓你參與任何關於皇家內部的事情,你都要自己考慮清楚。” 原來魏征是想提醒崔少宇不要參與皇子之間的事情,世家因為前麵是支持李建成的,結果李世民玄武門後上位,開始全麵壓製世家,站錯隊一次的世家已經受到足夠的打擊了,按照原來的曆史,會再一次的站錯隊支持李承乾,然後被來的高宗李治給壓的抬不起頭。 崔少宇如果被長孫無忌誘騙的露出一點支持李承乾的態度,那就是一個風向標,會讓其他世家蜂擁而至的參與到新一輪的奪嫡大戰當中。 “放心吧魏叔,我明白的,我不會亂說話的,你看我,上朝的時候,陛下不問我話,我都從來不說話的。你說的事情,我是不會去摻和的。”崔少宇心中卻是不以為意,曆史上的李承乾造反是諸多因素導致的,他不會去特意改變什麼,但是也不會站隊,至於說李承乾當皇帝之後會不會好,崔少宇也不清楚,不過唐玄宗李治是經過了曆史證明的,是一個好皇帝,除開李唐皇室的內部關係有點複雜,其他都還好。 現在才貞觀二年,還早的很呐。 () 。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