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間彈幕立刻瘋狂刷了起來。
所有人都被王嶽恒口中冒出的各類詞彙典故搞懵了。
弄不懂他說的是真的曆史典故,還是臨場現編的。
此時直播間人數已經飆升到兩百七十萬。
甚至《孤勇者》live的熱度已經開始在各大音樂平台熱搜榜末尾徘徊。
“呃…袁老師,您如何看待王嶽恒選手說法?”
主持人花少站在舞台上,腦子也嗡嗡的。
身為專業主持人的他,迅速從大腦裡過了一遍自己從小到大學過的曆史語文課本。
也沒能找到王嶽恒所說的典故與詩詞來源。
那麼真相隻有一個!
這個故事。
以及裡麵涉及到的詩詞古語,全都是王嶽恒臨場發揮,現編的!
這臨場演繹編纂水準!
放之龍國四海,恐怕再難找到一人與其匹敵!
放到古代,妥妥的文聖啊!
還去當什麼戲子。
要不是舞台上不允許說臟話。
主持人花少有衝動給王嶽恒豎起大拇指來一句:“牛逼,太牛逼了!”
“這…”
袁紀祥猶豫了。
自己能怎麼看。
他能說剛才王嶽恒念得好幾個詞自己都不知道什麼意思嗎…
甚至當聽到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時。
明知道是在打自己的臉。
他還是忍不住有跟著叫好的衝動。
但身為龍國國學院這種頂級藝術學府的教授。
袁紀祥又怎能因為年輕人的兩句話就認慫。
那樣太沒麵子了。
“通俗文化作品也是要有傳播內涵的。”
“我們本場比賽創作主題是熱血,勵誌,是缺一不可的創作成分”
“你這首《孤勇者》全程都在吹捧匹夫,宣傳個人英雄主義,固然有熱血的成分,但最主要的勵誌意義何在?”
國學教授袁紀祥不甘心的反問道。
此話一出。
所有人又都心中一緊,替王嶽恒擔憂起來。
跟製定文藝規則的國學大師談論藝術造詣。
實在是有些強人所難了啊!
何況這還隻是個二十歲高中學曆的流浪歌手。
他會怎麼回答呢?
還能舉出“陽春白雪”“下裡巴人”這樣書本上都沒有的例子嗎?
略一思索。
王嶽恒舉起話筒平靜答道:“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誌也!”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嘩~”
聽到這從未耳聞的詞句,全場頓時再度嘩然。
王嶽恒沒有理會觀眾們的驚訝與震驚,繼續著自己的解說。
“我創作這首孤勇者。”
“歌讚的是‘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征人未還’默默無名為國征戰的匹夫,他們算不算英雄,算不算勵誌?”
“歌讚的是‘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勇者豪邁氣概,這,算不算是勵誌?”
“沒有個人英雄主義的怒發衝冠。”
“沒有煢煢孑立的‘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
“哪來的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何談民族振興與希望!”
“沒有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匹夫決絕,英雄傳承。”
“我等怎會坐在這裡歌舞升平!”
“勇士從來都是孤獨的!”
“偉大的是他們的事業,不朽的是他們的功勳。”
“夫聖人瑰意琦行,超然獨處!”
“我創作孤勇者,讚譽英雄,更讚譽無數孤獨默默奮戰的勇士!”
“包括現場每個有決心成為勇士的聽眾。”
“我們每個人應當能夠忍受孤獨,享受孤獨,為了夢想戰勝孤獨。”
“夏蟲不可語冰,燕雀安知鴻鵠之誌!”
“哪怕我們不是站在光裡的那個人,我們依舊是自己的英雄!”
“這,便是我創作孤勇者的核心內涵!”
“這,是我站在舞台上演唱這首孤勇者的動力源泉!”
舞台上的少年目光如炬。
此刻的他仿若化身降臨塵世的飄逸文聖,一副稍顯稚嫩的麵龐上充滿堅毅神色。
亦如從異世降臨到舞台上的孤勇者,為夢想而戰。
————
注:詩詞援引
宋玉《對楚王問》;陶淵明《飲酒·結廬在人境》;楊萬裡《答張文潛詩》
《論語·子罕》;顧炎武《日知錄·正始》;《孟子·儘心章句上》
王昌齡《出塞》;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嶽飛《滿江紅·寫懷》
文天祥《過零丁洋》;《莊子·內篇·逍遙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