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稼穡與救國(2 / 2)

不過錢到手了,沒有退回的道理,隻能繼續敷衍道:“孩子們是找到了,但是人家說最近出京,得過個幾個月才能回來,您甭著急,隻要他一回來,我立馬通知您!”

詹瑜大怒:“白老三,你做個人吧,你還有沒有點兒信譽?惹惱了我詹王府,小心我讓伱好看。”

白穎宇屬驢的的脾氣,就受不了威脅,也惱了:“你還彆跟我耍橫,孩子在人家手裡,我沒辦法!”

詹瑜嗤笑道:“你不就是要錢嗎?裝什麼大尾巴狼呢?”

白老三心動了,“哎呦,您要是還能拿出點兒錢的話,事情肯定更好辦!”

“做你的春秋大夢去吧!”詹瑜一拍桌子,走了。

“急什麼啊,哼!”

白老三看著詹瑜的背影,嘴裡道:“瞧好吧您呐,這才是剛開始!”

……

就在白穎宇勒索詹王府的時候,京城裡來了一位大人物。

光緒十四年,數次赴京參加會試的康南海,再度來到了京城,準備應考。

時事艱難,康南海憤然上書,提出了“變成法,通下情,慎左右”三條綱領性的主張,可惜奏疏上去後石沉大海。

忙著操持著白家子弟學堂事務的白景善,聽聞此事後還去湊了個熱鬨。

此時的老康已經有了一定的名氣,各省會館的士子都有向他請教學問的。

隻不過這時他那兩本上了教科書的大作還未問世,對西學的研究還處在初步階段。

白景善旁聽了一番後,發現其人的言論相比當下的社會思想,確實有新穎之處。

這種“學術講座”的形式在這個時代,也讓白景善耳目一新。

科舉路上,白景善也結識了一些同學,不過不管其家世如何,很難找到對國難有自我思考的同道,屬於這個時代最為常見的那種普通士子。

像老康這樣的還是第一次見到,於是他也舉了個手,想和名人說兩句。

康某人見到他抬手,也微笑示意他講話。

白景善落落大方,起身說道:“康先生所言確屬深奧且順應時勢,不過在下有幾點疑問。”

老康道:“請講!”

“在下年紀尚輕,見識淺薄,可也知道如今之勢,國朝確有不得不改之勢。

然則世事往往知易行難,國家根本一旦輕易動搖,倉促學習泰西製度,豈不有如稼穡之道中的桃李嫁接之法,能否成功,難免未知其詳!”

康南海微微沉吟道:“嫁接之法早已有之,我也有所耳聞。將此道比之國事,也有可行之處。

我國朝如今定鼎二百餘年,賡續華夏數千年法統道統,自有其根本。

然則泰西製度,誠有其可取之處,試看如今之寰球,歐美列強之強盛舉世矚目,便可知其政體之可貴與普適,我國師法其製,有何不可!”

這一套說法白景善也清楚的很,搖頭道:“先生所言,在下不敢苟同。須知百裡之鄉亦不同俗,況乎我數千年之大國也!

我聞東鄰扶桑國,師法英吉利,行君主立憲之製,但細微之處也有區彆,其天皇萬世一係,自有權力,豈是英吉利女王所能比擬?

我又聞法蘭西政體頗與美利堅同,但其大總統,又不如米國總統之廣!”

康南海微微驚詫,他沒想到在核心腹地,竟也能遇到這種精通西學的士子,真令人慨歎。

隻不過這人有點不給麵子啊,老康有些微微惱怒起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