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劇情裡,白文氏忙於重振家業,竟然在馬車上生產,白玉婷能夠順利出生幾乎可以算是一個奇跡,哪裡比得上現在。
白家的家業正盛,也沒出敗家子,一家人眾誌成城的齊心協力,白家隻能是越來越好,根本看不出來衰落的跡象。
想一想都會惹人發笑,杞人憂天都沒這麼可笑!
唯一能夠保持清醒的就剩下白景善了,他一直對這個時代有著深深地無奈,世界大勢如滾滾前行的車輪,憑他一個人根本無力扭轉國家和民族的危難。
無能為力的感覺如此沉重,神州陸沉之日還沒到來,他隻能保住白家,不至於在未來的數十年裡遭受不可承受的打擊。
他相信,當這一切都完成的時候,就是他推開青銅門,去更廣闊的世界裡,見識更為絢爛的風景的那一刻。
……
大年初一,白家開了兩天的堂會,大宴賓客,人頭攢動,好不熱鬨。
京劇還是那股子咿咿呀呀的腔調,還在吃著奶的白玉婷聽到外麵傳來的京劇聲音,竟然大口大口的吃起奶來。
白景善可是知道這位姑奶奶的愛好的,對京劇可以說是喜歡入骨,尤其是在迷上了萬筱菊之後,對京劇也是更加愛屋及烏,沉淪一生。
對於這個敢於挑戰世俗眼光的女子,冒天下大不韙的和一個照片結婚,白景善是有一些佩服的。
可惜,這種悲劇還是不要發生在自己的親妹妹身上,站著說話不腰疼,人都是自私的,誰不希望自己的親人能夠幸福一生呢!
嗯,是時候要求白家學堂加一條不準聽京劇這條新規矩了。
當然了,開個玩笑想想而已,真要這麼乾,那豈不是因噎廢食,被人取笑了嘛!
……
這年頭娛樂方式少得可憐,年味淡去的速度也非常緩慢,一直到出了正月,白景善才從過年的心情當中恢複到正常狀態。
白文氏出了月子之外,身體恢複的很好,一個高齡產婦能順產生女,或多或少都要落下一點毛病,好在有白景善帶回來的瀧膠滋補,竟然沒出什麼大問題。
九紅一直貼身照顧著,比女兒都親,整個白家也挑不出毛病,白文氏更是喜歡的不得了。
原本的白文氏都活到了七八十,那還是在生女兒落下毛病的前提下,現在可以預見,小輩兒想當這個家,可能還要比原本延後幾年。
不過老人都容易犯糊塗,白文氏老了後倒是並不糊塗,把家業交給白景琦後自己頤養天年,可是也架不住人老心軟,兒子給她耗費巨資籌備壽誕,她也沒阻止,差點造成白家資金斷裂。
老太太畢竟是個狠角色,九十萬兩白銀存在銀行裡,硬是到死才說出來,沒有這筆錢,小老七早就破產了,白家也撐不過那段軍閥歲月。
現在白景善自然不會讓這一切發生,白家成立了理事會後,到了年齡自動退休,誰還繼續戀棧權位,那可是要被人詬病嚼舌根的。
製度化的東西一旦失效,也就不能稱其為製度了。
白景善把濟南府的買賣一五一十的告訴了老媽白文氏和大伯、父親。
白穎軒吃驚的望著這個屢屢做出大動作的兒子,在他這個父親的內心裡,多少對兒子放棄科舉之路有些不滿的。
他白穎軒“一生襟抱未曾開”,更希望看到兒子出人頭地,而不是像其他白家人那樣一輩子為彆人看病操勞。
可是,後來白景善出主意整頓家事,立起新家法,白穎軒才發現這個兒子很不簡單,即使不做官,隻怕也能興旺家業。
現在一聽,短短一年的時間,這個不滿二十的兒子就在四九城外,弄出了這麼大的動靜,他整個人都呆住了。
兒子太出息了,反而顯得他這個當父親的更加無能平庸了……
白穎園也非常吃驚,他看著這個自己從小給予厚望的侄子,也滿是欣慰的笑了。
然而,白景善卻說了一番掃興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