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小老七的成長(1 / 2)

出國這檔子事算是在白家上層通過了,眾人都沒想到白老三這麼開明。

其實白老三自打入了洋教以後,對於西洋鬼子這些事就比較上心,接受起來也很快。

容華史神父為了展現主的榮光,還給白三爺講述了西洋人的很多事情,還展示了一些先進的醫術和新的科技產品,搞得白三爺都有點心向往之了。

現在聽說兒子小五可以出洋留學,見識寬廣的世界,他是打心眼兒裡高興,沒想到二嫂有好事是真想到自家啊,以前對白文氏的一些芥蒂也隨之消散了。

……

白家人的動作很快,都光緒十七年了,出洋留學這點事早都不新鮮了,打從同治年間大搞洋務開始,留學生就一撥一撥的出去,第一撥出去的都回來多少年了。

像著名的嚴複先生,這會兒都已經在北洋水師學堂當會辦,教了小十年的外語了,去年剛剛辭職,正忙著再就業呢!

這批人裡,大多數從軍,還有的搞教育搞外交,乾工程的也有好幾個,正經好幾個都是能在曆史上留下名字的人物。

這年頭說白了留洋都是能學到真本事的,可比方鴻漸那樣的強太多了,還偽造學曆,呸,不要臉!

原本的白景武是趁著辛醜年之後興起的庚款留學潮去的法國,學成回來後也剪了辮子,被家裡人好一頓羨慕。

現在提前個幾年把他送出去,早長見識早回國,穩穩妥妥的。

白老三積極主動請纓,去找神父容華史幫忙。

老神父一聽激動壞了,他一心在中國發展教徒,沒想到這位白三爺竟然超額完成指標,直接把孩子送到他們大本營去了。

容華史當即聯係了德意誌帝國在華的大使館,那邊一聽也很激動。要知道,這年頭官派留學的確實是一批批前赴後繼的往出送,可民間自主的畢竟還是少數,當即表示願意提供幫助。

根據白景善的建議,白景雙和白景泗、白景武三個人一起出去,還能相互照看著,都一起弄到歐洲學習去。

白景雙資質能力不足,看著學點什麼就奔著他興趣走就行了。白景武適合從政,就學點政治學、社會學之類的學問;白景泗還是按照老路子,給安排個法學,將來往司法、警務係統裡麵使勁。

至於去哪個國家,白景善最後給定了去德國。自打德意誌帝國建立,這個國家就以一種朝氣蓬勃之勢奮起直追,在工業化的第二波浪潮中迎頭趕上,已經日益威脅到了老牌英法的地位。

三兄弟去了德國,正好感悟一下時代浪潮的浩浩蕩蕩,長長見識,回國後也知道世界大勢,不至於被困在宅門裡出不去。

什麼時候全世界都有白家的買賣和人脈,那才叫逆天改命,推開青銅門還不是指日可待嘛!

容華史神父的能量確實不小,三月裡的時候,京城傳來消息,三兄弟已經登上西行的客船,奔赴新世界了。

至於白景善,在妥善安排了出洋事宜之後,就急匆匆的跑回了濟南府弄他的流水線法子。

還彆說,經過他這麼一弄,生產效率確實快了起來,也不會泄露秘方。隨後京城裡的白家老號也采用了這一先進的生產方式,大大的提高了生產效率,間接推動了白家的市場占有率提升。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