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重回1992(1 / 2)

(娛樂小說,文中一切人、物如有出入,切勿當真)

1992年6月。

夏至的羊城迎來了酷熱的季節,吹拂的微風都帶著濕熱。

“哐當哐當……嗚嗚……”

微風從窗戶縫隙飛進,帶來了隔壁火車站火車出行的嘈雜聲。

還有這個年代的三小隻小虎隊的歌聲,“把你的心我的心,串一串串一株幸運草,串一個同心圓……”

房間裡,周子恒仰躺在床上,兩眼無神的盯著天花板。

重生了!

他從2025年重生到了1992年。

從一個還在讀大學的00後變成了一個72年出生,今年二十歲的南漂人員。

僅僅一個炸雷,就讓他從衣食無憂,吃穿不愁,出行方便,沒事還能上抖音撩妹子的年代,來到了這個沒手機,沒網絡,甚至連電視都還有很多地方還是黑白電視的年代。

話說重生九十年代應該乾嘛?

周子恒思索了又思索。

學小目標做房地產?

沒本錢!

學《繁華》裡的寶總炒股?

他連上證指數是啥都沒弄清楚。

搞網絡,搶大小馬的機遇?

搞屁喔!讓他一音樂學院的學生在九十年代搞網絡,這難度恐怕堪比讓他手搓核彈。

思來想去,好像還是得走前世的規劃,搞文娛,唱歌才是正途。

正好專業對口。

這具身體本身的外形歌喉也不錯。

此時又是九十年代初期,正是內地流行音發展起步之時,音樂磁帶賣得火熱,動驟上百萬的銷量,不去唱歌,都對不起腦子裡那一堆流行歌曲。

隻是,仔細了解過後,周子恒又很無奈。

這年代,想紅,想出頭不是那麼簡單的。

此時的內地,想當歌手,隻有兩條路。

其一,參加青歌賽,成為國家隊。

其二,當駐唱歌手,也就是俗稱的流浪歌手,吸引唱片公司的注意。

而這兩條路又都很難。

參加青歌賽,能不能從眾多國家隊成員中殺出重圍另說。

關鍵還需要資格。

此時的青歌賽怎麼說呢!

那是真正的國家隊。

參賽人員首先得是各地文工團成員,其餘草根想在這裡出頭,那簡直比登天還難。

至於當駐唱吸引唱片公司注意。

講真,這同樣不是一般困難。

80年代末,港台流行風徐徐吹來,祖國大地上,可不止文工團的人會唱歌、想唱歌。

躁動的靈魂很多,漂亮的聲線大把,但能發光的舞台,僅此一個。

甚至全國衛視加起來不到10幾個,且都沒上星。

這些想唱歌的同誌們參加不了青歌賽,自然也把目光放在了歌舞廳這種比較小的舞台上。

全國上下不知有多少擁有天籟之音的人當起了流浪歌手,成為了歌舞廳駐唱之一。

機會少,競爭對手多,這讓這條賽道同樣充滿了艱辛。

反正原身來到【友誼沙龍歌舞廳】當了大半年駐唱,是沒有得到一絲機會,連唱片公司的人的屁都沒聞到一個。

“今天晚上把《流浪歌》唱了,要是還沒希望,看來隻能轉戰港台,跟四大天王搶食吃了!”

歎了口氣,周子恒從仰躺狀態坐了起來。

說實話,如非必要,他並不想去港台發展。

倒不是說永遠不去。

而是以流浪歌手的方式去,難度其實並不會比在內地差。

彆看後世香港明星們全都成群結隊的往內地跑,大家一家親。

但在現在,這種事想都不要想。

內地歌手、演員在港台發展,除非有大關係,不然你天生會被排斥。

被人排斥也就算了,更可怕的是被區彆對待。

內地演員與藝人在港台,不僅是地位上被差彆對待,連待遇同樣如此。

平時港台人員一百塊工資的工作,內地人做,隻會有不到十分之一。

總之一句話,去了港台,先不說能不能出頭,就算能出頭,也得受儘白眼,吃儘苦頭。

所以,如果不是內地實在混不下去,周子恒並不會考慮去港台。

砰砰砰!

房間門被敲響。

“哈哈哈!子恒!我成功了,中唱企劃部的李光平先生聽了我的《小芳》,他認可了我的歌,今天晚上會來跟我談發行這首歌的事情!”

門外,敲門的人一邊敲門,一邊大聲訴說著自己的興奮。

周子恒爬了起來,打開房門。

門外站著的是一個憨厚敦實的青年。

他一邊擠進房間,一邊興奮的說道:

“子恒,中唱企劃部你知道嗎?這是羊城第一個參考港台公司成立的部門,他們正在麵向全國招歌手,被他們看重的歌手,他們都會選擇像港台歌手那樣與他們簽約,為他們規劃未來,對他們進行包裝。”

聞言,周子恒眼中閃過一絲回憶。

中唱企劃部他當然知道。

但凡學流行音樂的人,對這件事都不會陌生。

這件事絕對是內地流行音樂史上的一大裡程碑。

正是1992年這一年,廣東音樂人借鑒港台和國外的做法,在內地率先建立了唱片公司企劃部和製作人製度:唱片公司與歌手簽約,製作人為歌手量身打造歌曲,進行企劃宣傳的定位,經過一係列精心包裝後再推出市場。

這種符合世界潮流的商業化、市場化運作,讓廣東流行樂壇的發展蒸蒸日上,成為這個時代內地流行音樂的中心。

同時,也因此催生出了後世大名鼎鼎的94新生代。

所謂94新生代,指的是中國內地流行樂壇第一代明星在1994年達到巔峰。

南有毛林、楊玉瑩、李春波、甘蘋、陳明,北有陳淋、謝東、孫悅等。

其他還有林依輪、火風、高林生等在94年同樣火爆全國的明星歌手。

這批人造就了一個璀璨的時代,在內地市場上,他們是最閃耀的明星,不遜港台歌手,是內地真正意義上自己培養出來的嫡係。

“恭喜!看來你要不了多久,就能脫離這裡,成為一名真正意義上的歌手了!”

周子恒雖然羨慕,但不嫉妒,笑著恭喜這位比自己大幾乎一輪的男子。

這男子不是彆人,正是要不了多久就會憑借一首《小芳》火爆全國,大街小巷全是他歌聲,將1993年變成屬於他的年份的李春波。

對於李春波這人,周子恒前世其實並不是太熟悉。

没有了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