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新時代音影的擔心(2 / 2)

楊玉瑩的首張專輯已然製作好,並確定了發售日期。

日期就定在九月二日。

但偏偏,意外卻出現了。

這兩年在幾大唱片公司中沒什麼動靜的太平洋居然突然的就推出了一個新人。

在新時代這邊毫不知情的情況下,那張《流浪歌》便出現在了電台宣傳,並取得了非常大的關注。

李強不是傻子,從電台關注,以及這張磁帶連公司兩大創作人都覺得好的情況來看,他已然意識到,這張磁帶恐怕要爆。

而如果這張磁帶爆了。

那對新時代來說卻不會是好事。

因為,楊玉瑩的磁帶《風含情水含笑》也即將發行。

一個不小心,新時代這張磁帶的銷量就會受到《流浪歌》的衝擊。

“會!”

吳頌今開口,他有些凝重,“羊城的推廣資源就這麼點,如果《流浪歌》的銷量跟口碑都很好,恐怕媒體都會把報道留給它。”

唱片其實跟電影一樣。

贏家通吃是共性。

兩張唱片如果撞車,銷量口碑越好的唱片,優勢會越來越大。

首先是聽眾。

這個年代的內地並不富裕,大家手裡都沒什麼餘錢,一個月買一張磁帶是常態,條件差一點的甚至不買,或者一年隻買一兩張磁帶。

因此,在手裡的餘錢隻夠買一張磁帶的時候,大多數人顯然都會買銷量最好、口碑最好的磁帶。

如此一來,積少成多,口碑與銷量更好的唱片自然優勢會越來越大。

其次是媒體資源。

整個羊城的電台、電視與報紙頭條都是有限的。

兩張唱片如果同時期發行,毫無疑問,誰有口碑,有銷量,亦或者歌手的名氣大,其拿到的曝光自然也就越多。

強者越強。

這是千古不變的真理。

也是因此,唱片公司在規劃唱片的時候,都是儘量避免讓旗下歌手與其他唱片公司的大牌歌手撞車。

而現在,新時代麵臨的情況就是,周子恒的《流浪歌》先在電台播放,並獲得了非常好的口碑。

不管是媒體還是聽眾都非常喜歡這張唱片。

這種情況下,《風含情水含笑》如果一個處理不好,就會出現發行以後因為媒體與聽眾都偏向《流浪歌》,而導致《風含情,水含笑》的銷量受到冷遇。

“你們覺得該怎麼做?”李強心中或許已經有想法了,但他還是開口問倆人。

許建強看了一眼對麵的吳頌今,猶豫了一下說道:

“要不,《風含情,水含笑》的出版發行日期往後延?”

他話音剛落,李強立刻就搖頭拒絕:

“不行!馬上就是冬季訂貨會了,如果延後,沒在粵省市場做出成績,訂貨會上,那些來自其他省份的訂貨商們就沒信心,不敢大量訂貨。

至於等明年春季訂貨會,這也不可取,其中意外太多了。”

聽到這話,吳頌今與楊建強都沉默了。

半響,吳頌今才開口:“那就隻有硬碰硬了。

今天就把磁帶送到電台,並聯係媒體,加大規模宣傳。

並將唱片發售日期再往前提,直接跟《流浪歌》碰。

正好,《流浪歌》現在才剛發行,銷量還沒起勢,我們還有很大機會壓住它。

要是等它的銷量起勢,那我們的機會可就不大了。”

“我也是這麼想的,直接跟它碰。

什麼內地最好的原創專輯。

《風含情水含笑》可不遜色它。”

李強捏著拳頭說道。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