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初登港島(1 / 2)

香江往事 一波未平 3989 字 6個月前

港島,1960年12月10日,午後,陽光明媚,風和日麗。

如果把港島比作是香港的心臟,那麼上環和西環就是左心房、灣仔和銅鑼灣就是右心房,而中環,則是這顆心臟中央的主動脈。

昨天路過的時候,李默已經見識過了港島的繁華,可此刻,當他站在陰影裡仰視彙豐大廈和中銀大樓時,那種遮天蔽日的壓迫感,以及淡淡的曆史滄桑感,與昨日遠遠的驚鴻一瞥完全不同。

今天是周六,港交所例假休市,但銀行正常上班。李默早上起來後跟著李健一起出門,但他在灣仔提前下了車。李健說得對,他初來乍到,單身一人,沒必要住在銅鑼灣。

灣仔是個小小的海灣,香港這邊稱小的東西多以仔來形容,所以叫灣仔,也叫下環。最早是漁民居住的地方,後來隨著碼頭貨倉的增多,則是工人苦力居住之地,而如今,隨著香港的發展,隨著填海開發,灣仔早已不是當年那個偏僻荒涼的小海灣了。

李默找了個中介,看了兩處房子,一處是新造大廈的七樓,單間小房子一個月90塊錢。一處是沒有電梯的老式唐樓的三樓,房間差不多大,70塊錢。經過比較,他選擇了後者,倒不是貪圖便宜,隻因為這裡走出去不遠就有電車,直達中環。

很快,他就辦妥了租房手續,將屋子稍作收拾,去買了一些日用品,又去附近的市場買了一套桌椅,這樣,他在港島就有了自己的落腳點。雖然隻是一個租的小房間,卻讓他覺得,就像朝陽從海平麵緩緩升起一樣,一切也都會在這裡開始。

按著名片上的地址,李默很快就找到了位於德輔道西的寶林大廈。如果說土瓜灣是工廠林立,那中環,就是銀行紮堆。而這個寶林,也是一家銀行,李默曾在報紙上看見過它高息攬儲的廣告。

底樓大廳的牆上有一張導視圖,上麵記錄著每一層公司的名字和門牌號。從圖上可以看出,大廈一共十層,最上麵兩層是寶林銀行自用,1-8層是對外出租,恒豐證券在六樓,而六樓隻有它一個名字。

李默來到六樓,入眼處,是恒豐證券四個大字。走進大門,首先看見的是寬闊的交易大廳以及巨大的報價黑板,而另一側,則是長條形的交易櫃台,上麵放著幾台電話。再往裡走,可以看到大客戶交易室,以及會議室和幾間辦公室。走廊的儘頭,則豎著一塊牌子,上麵寫著:辦公區域,非請莫入。

休息日,大廳裡沒有人,李默正猶豫著要不要去那幾間辦公室看看,走廊裡不知從哪個房間冒出一個人來。那人手裡捧著一疊文件,往走廊深處走去。李默趕緊追上去,說他是來找朱經理的。那人指了指前麵的一間辦公室,便急匆匆地走了,消失在走廊的拐角處。

李默走到那間辦公室門口,發現門開著,但裡麵沒有人。他在門口等了一會,聽見隔壁隱隱傳來女人的說話聲,像是在與人爭論什麼。他走到隔壁,門關著,裡麵好像是一男一女在爭論什麼,聲音時高時低,聽不清楚在說什麼。

他對兩人說的什麼並不感興趣,隻想分辨出那女人是不是朱秀雯。可當他在記憶裡搜尋她說話的聲音時,才發現那是一片無聲的世界,有的,隻是一個虛幻的影子。就在他正陷入那虛無的回憶中時,門突然被拉開了。

李默怔怔地站在那裡,像是被施了定身之術。自從上次見過一次之後,他曾許多次地想起過朱秀雯,也曾想象過兩人再次相見時的場景。他跟自己說,這不是什麼一見鐘情,隻是正常的異性吸引,隻是對她有些莫名的好感,也許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緣分吧。

李默從來都不是個衝動的人,在她邀請自己之後也沒有急著奔赴港島,他隻是把這份微妙的情感放在心裡,讓一切順其自然。如今,他來了,來赴那場夏天裡的邀約。

與半年前有些不同,朱秀雯剪短了頭發,之前那一頭時髦的波浪卷發,變成了剛剛過耳的短發。她穿著白襯衫和黑裙子,戴著一副框架眼鏡,比之前少了些嫵媚,多了些英姿颯爽的味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