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內鬼(2 / 2)

修為進入靈境,就能開始感悟天道,感悟天道就能讓人自身這個小天地有種自給自足,不假他求,圓滿如意的感覺,所謂天道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一人之身心,唯有感悟一途,此乃天道也。

一旦進入這個境界,就會體會到人世間悲歡情仇,皇圖霸業,都不過是黃粱一夢,彈指一揮間,而唯有天道永存。

但人又是生存在這人世間,七情六欲,愛恨恩仇都是與生俱來,想要擺脫,又是何其艱難?

好在張玄度不論是本性還是悟性,都讓秦星寒感到滿意,看著這小子慢慢長大,慢慢學會本事,也是另外一種幸福跟滿足。

這次山間行走,兩人的最終目的地是淩霄城下的安元鎮,這一路,秦星寒隻是指明大致方向,就直接消失不見,其他事情完全由張玄度自己一人去掌控,還是老樣子,不到生死關頭,一律不管。

修為過了靈境,就會有許多細微之處的變化,不僅不受人間病疫之害,還能無垢無漏,正常情況下,不會生出汗液,不會落發等等,而且通體不著灰塵,如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所以就省去了頻繁換衣跟淋浴。

但張玄度還沒有達到這個境界,而且又因為修煉體術的原因,消耗大,所以特彆得能吃,秦星寒跟他在一起的時候,通常都是不吃,就算是吃,也隻是淺嘗幾口,而這家夥不同,五隻肥兔下肚,還有點意猶未儘,看得秦星寒在一旁是腦袋直搖。

本來秦星寒洗衣做飯都是一把好手,但隨著這小子慢慢長大,胃口也越來越大,每天做飯都要花費不少時間,乾脆直接放養,撒手不管,於是張玄度隻得自己慢慢摸索,從開始做的半生不熟,到能做熟但不能吃,再到現在煎炸煮烤樣樣精通,也算是被逼出來了。

張玄度自小在山間獨自生活,這些早就已經習慣,而且在叢林間生存的本事,也早就是爛熟在胸,這些都不是問題,關鍵是自家這個師父,不僅現在不管吃管住,還躲在後麵時不時搞點偷襲,刺殺,這可不是鬨著玩,而是來真的,要是張玄度一時不小心大意了,不僅被偷襲了要挨頓胖揍,事後還要被數落半天,搞得現在都習慣了,睡覺都得睜著一隻眼。

如此走了將近兩個多月,終於抵達安元鎮後的大山。

這大山名叫雁啼山,相傳很久以前,這山上有兩隻大雁,其中一隻不幸離世後,另一隻守候在其身旁,夜夜啼鳴,最終活活餓死,世人感歎這雙大雁的忠貞,於是將這大山命名為雁啼山。

大山深處,師徒兩人居然意外地找到一座破敗的廟宇,也不知是何人何時所建,雖然破敗,但大體結構還在,稍加改造也能勉強居住。

隻是在這深山野林裡,這樣一座幽深的廟宇,光看上去就心裡發麻,一般人還真不敢在裡麵停留,更不說久居了。

常年在外之人,都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叫做寧可睡墳地,也不住破廟。

墳地雖然陰森可怖,但有子孫後代年年祭祀,就像循規蹈矩之人,是可以講道理的,一般而言不會有什麼事情。

可破廟就不同了,尤其是這等年久失修且無香火供奉的廟宇,極為容易藏汙納垢,被妖邪之流鳩占鵲巢,若是貿然闖進去,很可能會被修煉成精的妖物覬覦血肉,或是被鬼物吸取陽氣。

亦或是攔路搶劫的強盜之流,也常常會駐紮於破廟之中,貿然闖進去,反而會被強盜害了性命。

但這兩個卻是不同常人,秦星寒自不必說,張玄度因常年修煉體術,氣血旺盛,而且還有一身殺氣,就算是有鬼物之類,也半點近不了身,至於強盜之流,若是真遇見了,那就看誰搶誰了。

這廟宇不大,但也不小,占地約六畝田地範圍,師徒兩人將其逛了一遍,裡麵跟先前山洞裡的古墓一般,空空如也,隻留下大殿供奉的幾尊菩薩泥像,由於長時間沒人打理,泥像早已破落開裂,上麵布滿了灰塵跟蜘蛛網,再也看不出半點威嚴,反而透露出一絲陰森。

一圈逛完,兩人選了東麵一間還算保存完好的房子,張玄度將其徹底清掃了一遍,又將屋頂破損的瓦片修整一番,而秦星寒則在房外院子裡,搭砌了一個土灶,將鐵鍋放在上麵,在以後一段日子裡,這裡就算是一處臨時居所了。

前人將這座廟宇修建在這裡,也是有深意的,此處距離安元鎮隻有十裡之遙,對還願祈福的香客來說,也不算太遠,但又深入深山,遠離塵囂,有種鬨中取靜的意思。

廟宇東側半裡路途,一條溪水自北往南流過,彙集到前麵一個小潭,然後再繼續往下,廟宇四周還有以前種植的成片竹林,清幽一片,也算是一個修行的好地方。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