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人正是當今內閣首輔秦道陽。
秦道陽走到主位上坐下,看了一眼畢恭畢敬站在自己麵前的五人,緩聲道:“說說吧,是什麼情況?”
其中一人聽了,上前兩步,對秦道陽又是躬身一禮道:“閣老,安元傳來消息,那小子跟丟了,而且姬野飛命喪當場。”
秦道陽聽了,眯著的眼睛猛地一睜,那人見了,額頭不由沁出細密的汗珠,連大氣也不敢多喘一下。
半響後,才聽秦道陽道:“具體是怎麼回事?”
那人聽了,連忙從懷裡掏出一個信封,雙手遞了過去道:“閣老,這是五號傳回來的密函,這件事有些蹊蹺。”
秦道陽聞言,“哦”了一聲,接過信封打開,將裡麵的密函細細看了一遍,看完後卻是半響不語。
一時大廳的氣氛更是壓抑,五人躬身站在原地,一動不敢動,好半天後才聽秦道陽開口道:“當年寧郡王被抄家滅門,唯有一子逃脫,此子身中幽冥寒毒,老夫本以為他會自然夭亡,沒想到居然挺到現在,當真是斬草不除根,後患無窮,無極門那個餘孽倒還真有些本事。”
說完一頓,接著道:“姬野飛死的蹊蹺,而且這事還有江湖勢力插手進來,你們說說,這裡麵,最有可能是誰?”
旁邊一人聽了,上前一步道:“閣老,按五號的意思,我們已經安排人突查了聖教、淩霄門跟嶺南張家,這裡麵嶺南張家沒有任何異常,淩霄門少門主不在山門,不過這小子年紀小,玩性大,經常私自下山,最有可疑的是聖教,其聖女跟三個玄境高手不在山門,據說是被安排巡山去了。”
秦道陽聽完,手指敲了敲椅子扶手,沉吟片刻後道:“巡山?聖教倒是有這個規矩,我們雖然可以打壓他們,但聖教畢竟是名義上的國教,而且這麼多年也沒有一絲逾越,隻能限製他們不在江湖走動,但也不能將每個人都按在山門裡,老夫也曾這樣想過,但真要做了,就會造成朝廷跟江湖完全對立,這對我們大業沒有好處。”
旁邊那人聽了,接口道:“我們埋在這三家的釘子傳回消息,跟這次突查的結果倒是大致一樣,不過這些釘子職位太低,有好多事情不一定能第一時間得到消息,所以……。”
秦道陽“嗯”了一聲道:“如今正是大業開始的時候,一切以穩中求進,陛下今生已不可能再有子嗣,其他郡王都已一個不剩,所以現在最重要的是誅殺那逃脫的小子,活要見人,死要見屍,隻要那小子確定死了,那我們的大業就成功一半了。”
說完一頓,跟著吩咐道:“各江湖勢力,隻要他們沒有異動,就不要太過插手,畢竟老夫要的隻是換天,而不是江山動蕩,你們五家,自己都應該心裡有數,隻要這事辦好了,新朝建立,你們就是肱骨大臣,一切你們想要的都能得到,但如果此事辦砸了,你們麵臨的就是抄家滅族,所以以後的事,不需要老夫多說你們也應該明白該怎麼做了吧?”
五人聽了,同時應了一聲。
秦道陽見了,“嗯”了一聲,轉移話題道:“漠北那邊怎樣?”
五人當中另外一人聞言道:“回閣老,千嶽帶兩隊紫衣已經入住四方客棧,不過據傳回來的消息,倭人跟安緬人也派了人。”
秦道陽聞言,雙目一寒道:“倭人?安緬人?知會千嶽,此物務必要拿到手,同時命令下去,中原範圍內,所有倭人跟安緬人,不論是做什麼的,都必須接受嚴管,同時封鎖邊疆,就算他們拿到此物,也讓他們逃不出去。”
五人聽了,又是轟然應聲答應。
秦道陽見了,嘴裡“嗯”了一聲,緩緩站起身來,看了身前五人道:“你們可聽說蘇三太子一說?”
在大夏皇朝之前,是大魏皇朝,後來夏滅魏而得天下,不過大魏朝深入民心,有很多思念大魏皇朝的人才打出“蘇三太子”的旗幟,所謂蘇三太子僅是大夏太宗年間的人懷念魏朝後代的一種通稱,不一定確指是誰。
蘇三太子案是指以魏朝皇族後裔為名義而反抗大夏皇朝的事件,以故國旗號,擁立蘇魏後裔,起兵對抗朝廷,是不少起義者在魏夏鼎革之際所反對夏朝的一種手段,大夏太宗年間曆史上真實的“蘇三太子”案件卻有十起之多。
下麵五人個個都是飽讀詩書之人,秦道陽話裡麵的這個意思,豈又會不知道?但此事又不好貿然開口,畢竟大明朝此時還沒有亡國。
秦道陽見這五個都是沉默不語,不由怒哼一聲道:“那孩子的事情要儘快解決,活要見人,死要見屍,老夫不想以後再聽到今天這樣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