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新作戰態勢(2 / 2)

我認為這對我們的戰略態勢並沒有多少影響,林森沒想到的是,我們的‘先鋒’即將會出發,與他們進行決戰的是毫無弱點的水滴。

他們將眼光局限在我們的三體艦隊就是最大的錯誤,末日之戰比他們設想的要早的多。”

計謀執政官:“我認為這種分析是有威脅的,林森的分析最關鍵的作用是凝聚了地球人的信心。

他們會沿著林森的思路,一直尋找我們的破綻,讓地球人一直保持理智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元首:“從人類的曆史發展來看,人類的發展必有其規律,林森是不能一直影響人類的。我們不必為此過多擔憂,這是任何人都無法阻止的。

我們原本的戰略計劃不變。

我們進入第三項議題,人類可控核聚變按林森所說的方式是否可以突破,這對我們的計劃會產生什麼影響?”

科學執政官:“元首,我知道我不該這樣說,但我確實有點吃驚。

林森在可控核聚變並沒有高深的造詣,但他卻可以為他們指引方向,使用脈衝式混合堆方式,他們最多1個地球年就可以突破,而我們在這一步卡了1200萬個三體時。

他向汪淼提出的材料製作方式也是確實可行的,生物製造也是我們很多材料生產的工藝方式。

另外,量子遂穿模型可控核聚變也是我們現在采用的方式,這對我們反而更容易,我們的量子遂穿模型是利用計算機強行暴力計算出來的,隻花費了60萬個三體時。

而他們這方麵預計會在20個地球年內突破,甚至可能會更短。

可控核聚變對於我們並不能作為戰艦動力引擎,我們的資源已經損耗殆儘,我們隻能通過在‘太陽風’中收集微量的氦3用於維持我們的能源消耗。這也幾乎是我們建造所有戰艦與智子的能量來源,但這種方式不適合星際航行。

林森他憑一己之力,甚至隻是幾次談話,就讓人類的科技向前邁進了一大步,他們預測的大低穀我們也預測到了,甚至按人類社會發展模型,大低穀後他們還會經曆一次科技爆炸。

我們對他們的科技取得的成果不擔憂,正在擔憂的是林森與他能激發多少人類的潛力!”

元首:“不得不說,地球人是上帝鐘愛的種族,本質上還是因為我們的不善計謀,才對人類產生畏懼的心理。

既然我們生而為三體人,就需要不懼任何挑戰,我們彆無選擇。

下麵進入第四個議題,是林森透露的資源互換計劃,儘管不知道具體是如何執行,但就這個名字就值得我們重視,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科學執政官:“資源互換計劃的含義應該是逼迫我們使用更多的資源去做一件我們必須做的事。

於人類而言,隻有一種方式,建造大量的高能粒子對撞機,他們有足夠的資源可以建造。

經過計算,他們建造一座高能粒子對撞機消耗的資源是我們建造一顆智子消耗資源的2048倍。

據分析,人類政府是不會同意他建造大量高能粒子對撞機的,我們預計,他們最多隻會建造5到8座高能粒子對撞機,那將是他們的極限。

我們隻需在原本的計劃中再建造8顆智子,發送4顆到太陽係,飽和式乾擾他們的試驗,這樣的資源我們再脫水一批三體人,還是能夠拿得的出來。

這項計劃對我們也沒有威脅,但是他們成功的逼迫我們投入了更多的資源,或許這就是他們說的資源互換。

但對我們也沒有意義,隻能逼迫我們推遲後續艦隊的製造,我們的資源是需要時間收集的。除非他們建造粒子對撞機的速度,是大於我們收集資源建造智子的速度,但目前看是不可能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