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三體的知識傳承(2 / 2)

其中是否有出入,我們不得而知,計算機也隻能根據模型計算告訴我們轉化的正確率是多少。但這我們還是沒有辦法辨彆這種翻譯是否準確,為此人類的很多行為我們都不是很理解。

我們對人類提出的麵壁方案十分畏懼,我們甚至不惜冒險再找到ETO,讓他們為我們破壁。主要還是我們沒有人類的思維模式,沒有人類的想象力,我們隻能機械的計算他們每步行為背後的可能性。

所以我們的想象力想要提高,我們需要習慣人類的思維方式。

第一步就是需要直接使用地球文字符號進行交流,我們將自己的思維轉化成地球文字,傳遞給其他人,其他人不使用計算機直接根據文字去理解文字表達的含義。

這點我們是可以做到的,翻譯對我們並不會很困難。按人類的理解,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台小型的電腦,我們更類似於地球人想象的矽基生命,碳基生命身體構建的矽基生命。

我認為這種方式也能加快我們科技的發展速度,地球人為什麼交流的效率那麼低,但科技的發展速度卻那麼快,我認為就取決於他們要不斷學習。

地球的孩子們不是直接繼承父母的智慧,而是從出生就開始模仿,孩童時就需要老師的學習指導。地球孩子們學習的每一步都會仔細思考,新的個體在認識上肯定和父輩不一樣,適宜的知識會保留,不適宜的就會拋棄。

人類甚至在交流時,也是在學習,雖然經常會出現交流的信息錯誤,但也因此需要他們學會正確的辨彆,交流的同時也能產生大量的靈感。

而我們在交流時,基本不會產生富餘價值,因為我們的信息交流是完全不會出錯的。

若將人類看成一個整體,他們文明整體的知識量少的可憐,但全部是人類文明當前最需要的。人類文明靠學習與遺忘傳承他們的文明知識,他們的文明知識更新的比我們快幾千倍,這才是人類最大的優勢。

我們曾經認為思維透明是我們最大的優勢,人類的那種器官振動靠聲波傳遞的效率太低了,我們思維速度也是地球人的幾百倍。但事實上他們在計謀上就是我們無法企及的,初期與他們交流,我們也因此泄露了太多的情報。

我們的孩子會直接繼承父母的知識,不用花費大量時間學習,這曾經是我們的優勢,但現在看,或許人類的那種低效的學習方式才是最佳的。

為了三體文明進一步發展,不僅要學會計謀,更要使得我們也具有豐富的想象力,我們可以從使用語言加密開始。”

元首:“你的研究很有必要,地球人整體的文明知識量很少,甚至每個人學到的知識都很少。但不同的人處於不同的崗位,他們的知識又能相互補充,同時他們又可以將很多無用知識遺忘掉。

他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比我們強太多了,他們的世界也有很多頑固的人類,但他們的思想定然不會被新生代接受,很容易就完成了文明知識的新陳代謝。

我們卻不行,我們在知識傳承時,是父母三體人在身體相互融合時,隨機將大部分的知識傳承給後代。

我們的資源不容浪費,新誕生的後代是在融合後的父母身體中孕育的,他們需要拚命吸收父母身體中的一切養分,包括記憶,直到他們的父母徹底死亡。強大的三體人也是在搶奪並吸收父母養分與記憶最多的個體。

也就是我們基本保留了父母大部分記憶,我們文明真正的‘新陳代謝’大概隻在文明輪回中才能實現,儘管這樣,我們腦中還會保留少量上個文明部分的記憶。

地球上有門曆史的學科,那是我們沒有的,曆史在我們來看如同是記憶一般,隻不過有些模糊罷了。

我們缺乏想象力,再加上我們文明知識的傳承方式,使得我們在應對災難時有無與倫比的優勢,又在科技發展的速度如同龜速爬行。

正如地球的一句話,成也知識傳承,敗也知識傳承。”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