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魯班鎖引起來的流水線生產(2 / 2)

“所以從古至今的廚房都是這樣,讓洗菜的專門洗菜,讓切墩的專門切墩,我隻負責最後一道工序炒菜!”

“木匠活也是手藝活,你讓一個老師傅從開板開始做一張桌子可能三天。其他學徒或技術差的隻能看著!為啥不讓開板的專門開板,拋光的專門拋光,做板凳腿的專門做板凳腿,讓老師傅抓好尺寸標準,然後一起組裝不就好了!關鍵就是尺寸,得標準!就像炒菜,我讓切墩的切細絲,他如果切得粗細不一致,甚至有些切成塊,那一鍋大鍋菜就有的生,有的熟。木匠活我隻看過,我不懂,但老師傅懂啊!一條板凳腿多長,多粗,都有尺寸的!合格的就用,不合格的就挑出來唄!對於做了不合格的該罵罵,該返工返工,實在不行,換個人做”!

“這樣老師傅不就輕鬆了,他隻要教學徒們做一個部位,或者一樣工作。比如板凳腿跟板凳麵的卯隼,專門搞個樣品,開槽的負責開槽,開洞的負責開洞,跟炒菜一樣熟能生巧!”

小苟跟任玄聽著,臉色相當精彩,雖然何雨柱說的顛七倒八的,三句話不離炒菜。

但在他們這些有文化,有思想的人看來,就是簡化操作流程,訂好標準,嚴格要求,分工合作,最後組裝驗收!一套的簡易流水線生產模式,放到大部分的行業都可以執行!

家具廠廠長是個政工乾部,他不懂那些,但在工作上他讓小苟同誌放手去做。

總歸還要寫幾份資料,開幾次會,搞個試點!這些事就不關何雨柱什麼事了!

等家具廠跟任玄走後,王主任把何雨柱喊到了辦公室,很熱情的問道:“柱子,這個流水線生產是你自己想起來的?”

何雨柱又懵逼了“啥?我想出來的?就是那天小苟說去廣交會樣品太大不好搬運,我讓他生產的尺寸對一點,拆開來搬運,然後到地方組裝!”

又接了一句“流水線不是剛才小苟同誌說的麼?流水線是啥?為啥我帶著他們看了一遍食堂,他們就說什麼流水線?!”

王主任一看四六不懂的何雨柱,揮揮手讓他出去!

多大的一個功勞啊!可惜了,這個傻子!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