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萬道:“我當時問了盧管事,他就不回答我了,不過我看他神態,完全沒有緊張之色,應該不是身份暴露,或許是年齡大了,不得不退下……”
這確實有可能,畢竟遼人諜探是二十多年前潛伏進國朝,這麼多年過去了,當年三十歲的壯年,也變成了五十歲的老者,以古人的壽數,這基本已是疾病纏身的暮年,即便還不放棄那些念想,也沒了體力和精力衝在第一線,必須考慮傳承者。
狄進總結:“所以如果‘金剛會’六人眾的繼任選拔,是看重各自代號對應的能力,‘二爺’的特點就是擅於揣摩人心?”
何萬低聲道:“不錯!”
狄進想了想,又問道:“除了‘二爺’要繼任‘他心’之位,彆的還有繼任麼?”
何萬道:“盧管事說過,自己如今也有繼任者,但提及時似乎並不滿意,他也覺得自己並不需要,‘神足’之位沒有人比他更合適……”
狄進再問:“‘金剛會’的人員,一直聚於京師麼?”
“不!”
何萬搖頭:“隻有我們乞兒幫的丐首一直在京師,我有幾次希望通過盧管事聯係‘大爺’,‘大爺’很明顯不在京師,過了足足數月才答複我……”
狄進了然,再問了幾句細節,對著道全點了點頭:“給他吃喝。”
待得回到房間,狄進提筆,將供詞整理出來。
這場審問十分關鍵,對於一直籠罩在迷霧中的“金剛會”,終於揭開了一層麵紗。
首先它的核心成員,數量極少,可能隻有六人。
但恰恰是人數少,說明來時精挑細選,忠誠度極高,真要是一批所謂的百人精銳,彆說堅持二十年,兩年就該有一群叛徒,飛速從內部瓦解了。
其次代號的稱呼,一定程度上體現出能力的側重。
如“大爺”代號“宿住”,擅於規劃人生,能夠通過丐首的性格和能力特點,為他們選擇合適的洗白身份;
如“盧管事”代號“神足”,輕功極為了得,連狄湘靈都在鎖定蹤跡的前提下,眼睜睜看著他從魯方的宅中逃走;
如“二爺”有接替“他心”的機會,應該擅於揣摩人心。
當然,不能一味根據這個判斷,避免被故意誤導。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金剛會可能處於一種內部新老接替的狀態,年邁的遼國諜探將自己的權力、財富和追求,交托到培養的下一代手中,希望他們沿著自己的路走下去。
這個選擇在狄進看來,很不明智。
正確的方法,應該是遼國那邊不斷派來新的諜探,跟老的成員接頭,加以換血,居然想著在當地以傳承的方式,培養新的諜探?
無論挑選的眼光有多麼好,試想一批連遼國都沒去過的繼任者,指望對千裡之外的北方國家忠心,完全不現實……
說實話,如果對方真的寄希望,在國朝內部選拔繼任者的方式,延續一代代的使命,那就算沒有自己,估計再過個二三十年,甚至都用不到那麼久,金剛會也將自我消亡。
不過這並不妨礙堅定的追查與抓捕之心。
這些年間,這群遼人已經在暗中,製造了許多血腥的案件,殘害了眾多無辜的性命,之前雙方更是劍拔弩張,不知是“大爺”,還是彆的成員,更對自己下了挑戰書!
狄進才不會讓這群滿手罪孽的敵人,在本國的土地上好好老去,直至壽終正寢,更不願意在宋夏戰爭期間,有一群人在背後隨時可能捅出致命的刀子!
所以將口供整理完畢,狄進第一時間尋來包拯和公孫策,將情況共享。
“好!太好了!”
兩人仔細看後,也不禁精神大振:“我們對於‘金剛會’終於不再是一無所知,有了這份了解,總能順藤摸瓜,將這群賊子和其繼任者,統統揪出來!”
“‘金剛會’的活動範圍不止京師,地方上的動向我們也得留意,這無疑難度更大……”狄進說著難處,目光卻始終明亮,帶著信心:“所幸有兩位相助,有更多的同道齊心協力,也是我底氣的由來啊!”
“仕林太謙虛了,淨土案我們正是大開眼界,受益良多!”
公孫策道:“對了,正要告訴你一個好消息,田仵作開始正式忙碌了,這次送入府衙的,是整整六具屍體,皆是服毒自儘!”
包拯則凝聲道:“仕林,賊人互相殘害,確實令人痛快,但也不能讓他們全員喪儘,不然死無對證,反倒遂了有些人的心意!”
狄進點了點頭:“名單上的人數,已經授首過半,名為悔過,實則無一人向官家和太後稟明案情真相,可見自始至終,各家都是為了欺上瞞下,遮掩罪孽!既如此,是府衙正式出麵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