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聽著,等到圍繞寶庫的篇幅完全展開,蕭惠卻越來越覺得熟悉:“停!停下!”
朗讀的侍從立刻停下,就見這位大帥起身,背著手轉了幾圈,自言自語著:“隋朝有個楊公寶庫,沒被發現,渤海國是不是也有個寶庫,太宗當年也沒搜到?”
實際上,隋朝的規模豈是小小的渤海能比,但在蕭惠心裡,渤海國的疆域一度淩駕於契丹人所統治的領土,同樣是一個地域大國,這個國家如果也儲存著類似的寶庫,那裡麵也有著巨額的財富!
何況故事裡的寶藏爭奪實在精彩,裡麵還有一人以其中秘寶,彌補了神功缺陷,實力大進,原本在李雙鷹手中都是重傷被救走,變成了反過來壓著李雙鷹打,讓尚武者極為眼熱。
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蕭惠又傳來幾名書吏,吩咐道:“你們去查一查,那個渤海亡國的寶藏,後來怎麼樣了?”
書吏們麵麵相覷,有一人膽子大些,開口道:“大帥是聽聞那些市井之言了麼?”
“嗯?”
蕭惠先是一奇,待得對方解釋清楚,頓時瞪起眼睛:“大膽!你們怎麼不告訴本帥?”
書吏縮著腦袋,不敢應聲,心裡都很委屈。
你也沒問啊,我們平常什麼時候,將市井裡麵的傳聞稟報上來過?
遼國雖然按照製度,是半封建半奴隸製國家,但實際上還是一個帶有濃重中古色彩的貴族社會,尤其是契丹貴族,很少與民眾階層有交集,這也是為什麼宋人諜探獲取情報十分費力,必須得接觸到貴族身邊的奴婢下人,才有可能獲得情報的來源。
而同樣的道理,民間的消息除非刻意打聽,也基本不會傳到上層,那些高高在上的貴族們,根本不在乎底層百姓想什麼,這才是真正的階層壁壘,涇渭分明。
“去把劉六符喚來!”
等到這位近來深受信賴的屬下趕至,蕭惠劈頭蓋臉地問道:“渤海密藏的事情伱知道麼?”
劉六符露出茫然,他琢磨著宋朝使節團的事情,也沒顧得上市井傳言,搖了搖頭:“下官不知!”
蕭惠稍作解釋:“你覺得民間所傳的密藏,是真是假?”
劉六符毫不遲疑地搖頭:“此乃無稽之談,若渤海人有此寶藏遺留,早就啟出,何至於等到亡國百年之後?”
“你這就不懂了吧!但凡寶庫,都有機關暗道,重重保護,哪裡是容易取出的……”
蕭惠哼了一聲:“所謂‘尋龍分金看纏山,一重纏是一重關,關門如有八重險,不出陰陽八卦形’,可知這個道理?”
劉六符被唬住了,契丹話翻譯過來的話語十分拗口,聽起來好似是前唐楊筠鬆所著的《撼龍經》,但又有些不敢確定,畢竟以蕭惠的文化造詣,顯然是不會讀過那部風水之書。
他定了定神,小心翼翼地道:“大帥此言,不知出自哪本古籍?”
蕭惠眼睛瞪大:“自是《蘇無名傳》,你自己沒看?快回去看!”
劉六符十分無語,話本傳奇,豈能當真,不過這話他是萬萬不敢出口頂撞的,隻能乾聲道:“原來如此!原來如此!下官回去一定看!”
“你還是不明白,這渤海密藏事關重大,不能放任啊!”
眼見平日裡聰明的手下完全不懂,蕭惠背著雙手走了走,神色變得嚴肅起來。
遼國五京道,除了中京和南京外,東西北三道,多有叛亂,而他正是靠平叛起家的,對此自有一番見解。
衡量這些叛亂勢力的威脅,最大的因素自然是軍事實力,其次是糧草儲備,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地方,則是外界對其的信心。
有些反抗遼庭的部落,明眼人一下就能看出,隻是小打小鬨,轉瞬傾覆,誰願意跟從呢,唯有具備了割據一方潛力的,才能團結地方勢力,讓政權真正穩固下來。
而流傳百年的渤海密藏,就是一個奇招,如果地方叛軍得到這個寶藏,還真的能招兵買馬,得到周邊部族的投靠。
比如遼東的渤海遺民。
蕭惠更是清楚,這群人之所以能在遼東屢屢起義,是因為當年亡國後,有大量的渤海人逃入了高麗,渤海遺民的背後,得到了高麗人或多或少的支持。
此前遼國與高麗的邊境摩擦,也有這方麵的因素,如果渤海密藏靠近高麗境內,遼東又生叛亂,高麗人將這個渤海國的寶藏取了去,那得多麼不甘心?
想到這裡,這位統軍使回到桌前,手掌一拍,桌案重重一震:“不行!本帥寧可相信它有,我大遼的密藏,絕不容許被那些賊人得到!”
83中文網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