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背後定是宋人指使!”
李元昊語氣裡流露出恨意:“他們通過些許恩惠,拉攏了我的母族,又要控製我的母親,失敗後將之毒害!”
耶律宗真卻冷笑道:“宋使見到父皇後,認定此事的背後,是你們夏人在指使,因為你們與西域商人的往來更加方便!現在伱又說此事是宋人的陰謀,因為宋人要控製衛慕氏!來日你和宋使見麵,是不是也要將這個罪名,扣在我大遼頭上?”
李元昊道:“殿下明鑒,我夏州本就是小地,做此圖謀又有何用?唯有宋人一心要奪我黨項人的河西之地,又欲北上取貴族的燕雲!自澶淵之盟後,宋人國力日盛,物產富饒,糧草儲備,蓄勢已發,不可不防啊!”
說到這裡,李元昊又歎了口氣:“可惜我父仁義,無論我多少次勸說,他都不願起兵反宋……”
耶律宗真聽了此言,一時間倒也有些同病相憐之感。
李元昊勸說其父李德明起兵反宋,李德明不願意,他何嘗不是希望父皇攻宋,父皇也不願意,一心要遵守盟約?
耶律宗真自從懂事起,見到的就是一個強盛富饒的大遼,再了解到祖輩的功績後,不可避免地有了“一天下”的想法,首先要做的,就是“謀三關”,拿回當年被周世宗奪走的關南之地,無論是戰是逼,一旦宋人真的失去了關南之地,那更方便契丹鐵騎長驅直入,縱橫富饒的中原,真正做到統一天下!
一想到這般前人未有的豐功偉業,年輕的耶律宗真就覺得熱血沸騰,努力定了定神,聲調還是止不住揚起:“莫說那些無用的話!你認定此事是宋人在背後指使,可有證據?”
李元昊斷然道:“沒有證據,也毋須證據!恕外臣鬥膽直言,即便趙安仁將幕後的宋人指使招供出來,宋人難道就不會矢口否認,認定這是賊人汙蔑麼?遼帝陛下若是選擇不信,又當如何?貴國真的會對宋問罪開戰?”
耶律宗真不得不承認,對方說的有道理。
是戰是和,終究還是看執政者的決定,如今大遼朝堂上,主和派的聲音為什麼要遠遠大過主戰派,正因為遼帝是主和的態度,群臣當然多有附和!
心中的不甘越來越盛,耶律宗真語氣也變得淩厲起來:“那你說這些,又準備做什麼?”
李元昊毫不遲疑地道:“殺宋使!”
耶律宗真並不意外,卻又皺起眉頭:“上次你有這個機會,卻失敗了,現在宋人有了防備,你還怎麼殺?”
李元昊道:“我確實大意,未曾想到這宋使也有不俗的武力,更身穿內甲,防備極嚴,然刺殺之事,不止於此,太子殿下沒有忘記,貴國副使在宋人殿內也中了毒吧?”
耶律宗真麵色變了:“你要孤在大殿中下毒?你莫不是瘋了?”
李元昊立刻道:“自然不用太子殿下親自派人,殿下可知‘金剛會’?”
耶律宗真有些茫然,微微搖頭。
“‘金剛會’是昔年蕭太後派入宋地的契丹勇士,專為刺探情報所用……”
李元昊將“金剛會”的情況大致介紹了一遍:“他們的首領在汴梁,就是被這個宋使狄進設計擒住,更被當時使宋的遼使蕭遠博出賣,在遼帝陛下麵前搬弄是非,以致於遼帝陛下已然放棄了‘金剛會’,此前有人聯係了西夏使團,希望通過外臣,向殿下表明他們的效忠之心從未動搖!”
“父皇錯了,這等忠良,豈能棄而不用?”
耶律宗真心中感歎,立刻道:“好!‘金剛會’若能辦到此事,讓他們用心地去做,孤來日會重用!”
李元昊行禮:“有了太子殿下此言,外臣就放心了!”
耶律宗真答應了這件事,心頭既是激動,又有些許的驚懼,深吸一口氣:“去吧!不要讓孤失望!”
李元昊躬身一禮,飽含著蕃屬對宗主國的敬畏:“是!”
待得在內侍的引領下,走出了這座彆院,他重新戴上麵甲,輕輕扭了扭脖子,眼神變得冰冷刻骨。
他最恨低著頭跟人說話,但每次這麼做時,又會謹記這種卑躬屈膝的恥辱感覺,為的正是不斷激勵自己,必須要發憤圖強,帶領夏州的黨項人真正崛起,不再仰人鼻息而存!
現在是時候了!
宋人的小皇帝,至今還是個躲在太後庇護下的廢物,遼帝昔日雄才偉略,如今也是垂垂老朽,太子年輕氣盛,卻不免誌大才疏,兩國白白掌控著遼闊富饒的疆域,實在浪費!
李元昊握拳。
如自己這般大好男兒,生於天地之間,豈能鬱鬱久居人下,當立國稱帝,征討四方,直至放眼天下,再也沒有一個人,能讓他低下那顆高貴的頭顱!
83中文網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