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雄獅回歸(2 / 2)

大宋神探誌 興霸天 6141 字 6個月前

眾人相見,笑意盈盈。

範仲淹此前於應天書院執教,期間又向朝廷上疏萬言的《上執政書》,奏請改革吏治,裁汰冗員,安撫將帥,首相王曾對此極為讚賞,待得晏殊調回京師,又麵聖陳述範仲淹的過往政績,太後與官家便召範仲淹入京,任其為秘閣校理。

至於韓琦,則是召回京師應館試,如今直集賢院,進士榜前幾名本就有此等優待,實際上如果不是趙概拒絕,依舊埋頭治理地方,這位也會入館閣。

同科士子裡麵,出類拔萃的最後都會在館閣重逢,而在地方上有政績的,也會被中樞的同僚注意到,予以舉薦,夏竦就挺羨慕這樣的關係。

此時三人相聚,稍作寒暄後,馬上將話題轉向如今的朝堂大事,範仲淹骨子裡是不願打仗的,卻更清楚不打不行,因此隻是稍作感歎:“未想到國朝太平二十餘載,終要對夏州用兵了!”

韓琦年輕,哪怕平日裡性情沉穩,於此時也不禁熱血沸騰起來:“此番滅夏,若能取回河西之地,儘得河西良馬,那我朝北上收服幽雲,指日可待!”

範仲淹並沒有那般樂觀:“可若不能滅黨項李氏,我朝於西北之地並無屏障,必然要屯兵戒備,國力相持相耗,反倒讓遼人得利!”

狄進頷首:“所以此番要借遼軍威逼之勢,黨項親宋之心,速戰速決,一舉滅之,方可安定西北!”

範仲淹道:“仕林方才有言,欲薦劉平為前線大將?”

狄進道:“正是如此!”

範仲淹頗為讚同:“器量須寬,將功補過,這確實是一個上佳的人選!”

韓琦卻有些異議:“隻怕此人為求立功,洗刷前恥,會不會更為激進?”

“不是完全沒有這種可能,但與邊軍的磨刀霍霍,以為西夏隻是跳梁小醜相比,劉平為將,至少不會再輕敵了!”

狄進的確不能保證現在的劉平,就一定會比曆史上的狀態更好,但他清楚一點,如今西軍的爭功與傲慢之心依舊不變。

畢竟被李元昊算計一次是偶然,算計足足三次,並且中了同一種計謀,那就是風氣所致。

所以其他官員或許還存有僥幸,狄進則清楚,必須選一位既有軍事才能,又不會輕敵冒進,軍中還要有資曆的統帥。

而這樣的人,實在不多。

韓琦最初有疑慮,待得聽了具體分析後,也不禁點了點頭:“看來劉將軍確實合適!隻盼著這位老將軍,能夠振作起來,開疆拓土,成就一番不世功業!”

……

劉宅。

幾名仆婢輕手輕腳地走動著,不敢驚動主人。

短短一年不到,那位聲如洪鐘,滿麵紅光的猛將,就成了枯坐後院,閉目等死的老者。

實際上以劉平的資曆,無憂洞之敗固然慘痛,想要繼續擔任雄州知州,守衛宋遼邊境,是不可能了,但外放到偏遠地方知軍州,還是完全沒問題的。

可劉平自己過不了這個檻,請病不再出,虧得其父就是宋初名將,家學淵源,從小習武,錘煉氣血,才沒有真的一病不起。

但身體扛得住,精神上的萎靡才更致命,他畢竟是五十多歲的老者了,照此下去,自是默默死去,偶爾出現在百姓口中,也是茶餘飯後的取笑談資。

而就在這時,伴隨著急促的腳步聲,一道年輕的身影衝了進來,正是劉平之子劉宜孫。

劉平的妻子趙氏默默看著夫郎,眼神哀傷,見狀皺起眉頭:“三哥兒,你這是作甚?過來!”

劉宜孫同樣有武藝在身,但這回卻是跑得氣喘籲籲,到了麵前,竟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來:“娘!朝……朝廷……”

趙氏撫著兒子的後背:“慢些說!慢些說!”

劉宜孫終於把話說完:“朝廷要啟用父親了!”

趙氏愣住:“當真?”

“這等大事,豈會有假?出使遼國的狄三元,舉薦父親去西北,平定夏蠻!爹!你聽到了沒有?”

麵對衝到身側大吼的兒子,劉平的眼神,從不遠處的枯井移開,怔然地看了片刻,粗大的手掌探了過來,捏住劉宜孫的肩膀,嘴唇顫抖著,卻一個字都說不出來。

劉宜孫同樣是暴脾氣,眼見這般反應,不禁大為失望:“爹!好不容易有了洗刷恥辱的機會,你怎能一蹶不振?說話啊!”

話音落下,他的身體就朝後飛了出去,卻是被老父親單手直接掀翻:“放肆!!”

劉宜孫摔了屁股墩,卻不驚反喜,看著劉平虎立而起,先是狂吼一聲,然後雙膝一曲,朝著宮城的方向,重重往下一叩,頭嘭的一聲砸在地上:“老臣定不負朝廷所望!”

那頭威猛的雄獅,又回來了!

83中文網最新地址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