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 遼帝駕崩(2 / 2)

大宋神探誌 興霸天 5913 字 5個月前

有鑒於此,蕭孝穆上上次出征平叛,打的就是遼西的阻卜部落,上次平叛,正是遼東的渤海遺民大延琳,如此一來,敵人真的打到了中京城下,遼庭豈敢貿然向遼東和遼西求援?

就這麼說,宋人的京師汴梁如果被遼軍圍住,號召各地勤王,君臣擔心的是勤王軍能不能打得過對方。

反過來,遼人的京師中京如果被宋軍圍住,號召各部族軍,君臣擔心的就是召集過來的,到底是來勤王的,還是來造反的了……

“大相公,不可遲疑啊!”

眼見對方沉默,耶律宗真眼睛瞪大,語氣淩厲:“是涿州重要?還是京師重要?難道等宋人開始攻城,驚擾了父親,才去請救兵麼?萬一……萬一城破了,那該如何是好?”

“破不了!”

蕭孝忠見勢不妙,直接將這位年輕的太子拽到一旁,低聲道:“騎兵固然來去如風,轉戰千裡,但論攻城之力,卻比宋人訓練的步卒差太遠了,當年承天皇太後與陛下率二十萬大遼精騎,都沒能攻下宋人的一座重鎮城池,外麵這夥宋人,也就是看起來聲勢浩大而已,絕對打不進來的!”

耶律宗真哪能聽得進去,連連搖頭:“這可是中京,朝堂重臣都在這裡,萬一被攻進來了,我大遼就完了!大相公,還是速速將燕王召回來吧!”

蕭孝忠苦口婆心地道:“老夫之前糊塗,也想將燕王召回,但被陛下嗬斥後,才知那就是前功儘棄,萬萬不可!宋軍所為,就是圍魏救趙,我們隻要守住中京,由燕王吞下北伐的主力,再南下攻宋,哪怕不能滅了南朝的國祚,也要奪下關南之地,讓宋人再無關隘防守!”

耶律宗真聞言一怔,麵容有些複雜,閃過一絲遺憾,更多的卻是驚喜:“父皇醒了?好,太好了,孤馬上去!”

“殿下且慢,陛下聽聞宋軍來襲,蘇醒片刻,交代種種應敵之策後,就又睡過去了……”

蕭孝忠說完這句話後,臉上終於浮現出憂慮之色。

遼帝與其說是睡過去了,還不如說是直接昏過去了,而根據禦醫所言,再是用猛藥,恐怕大限也到了。

遼聖宗耶律隆緒,曆史上駕崩於1031年6月25日。

今年是遼太平十一年,宋天聖九年,公元1031年,如今已是八月初三。

也即是說,由於這個世界的宋遼風波,遼帝是比曆史上的壽命更長了些,這是硬生生撐住,不願在這個時候駕崩。

但人力有所窮時,耶律隆緒本想撐到宋人的北伐結束,聽到蕭孝穆帶來攻破河北的好消息,再無遺憾地離開,可沒想到迎來的是宋軍打到了自家門口。

契丹立國一百二十五年,宋朝立國七十二載,尚且是頭一次,宋人打到了遼國京師城下!

遼帝耶律隆緒驚怒之際,撐著一口氣,將幾位重臣叫到麵前,交代了如何守城後,就直接暈了過去。

如今所有的禦醫都被皇後喚到榻前,要做什麼事情顯而易見。

拚儘一切,也要將陛下的命往後延一延!

知道不讓燕王蕭孝穆回援,是父親的旨意後,耶律宗真也沒話說了,定了定神後,隻能問道:“城內的守軍是由哪位將領負責?”

蕭孝忠道:“由耶律高八負責!”

耶律宗真臉色劇變:“怎麼會是他?這位老將軍從未統兵出征過,豈能交托城防大權?”

耶律高八是大遼名將耶律休哥之子,早年熟讀兵書,弓馬嫻熟,如今年歲已高,卻也身強力壯,孔武有力。

但耶律宗真之前卻聽遼帝評價過,此人遠沒有其父之能,實是虎父犬子,關鍵時刻派不上大用,因而一直被留於朝中聽命,從未領兵獨當一麵。

想想也對,真正驍勇善戰,又忠心耿耿的,此次都被召集去了燕雲,參與了那場關乎國運的大戰。

現在剩下的人裡麵,耶律高八矮個子拔尖,中京要這麼個人來守,豈能放心得下?

蕭孝忠倒是另有一番看法,眼見太子麵色不定,趕忙補充道:“殿下,這位老將軍雖無帶兵之力,卻頗有威望,為人沉穩,安定京師民心,是最好的選擇!陛下斷言,宋人的騎兵不會很多,便是帶了些工匠,在外造攻城器械,也是威嚇居多,隻要城中不亂,就不怕宋人攻得進來!”

耶律宗真麵色陰晴不定:“父皇……父皇……唉!孤無話可說!”

他很不認同遼帝的決策,幽雲那邊大局已定,宋人北伐是失敗了,接下來就是如何擴大戰果罷了。

在大遼占據優勢的情況下,完全沒必要拿著京師上下的性命去與宋人死磕,萬一對方真的破城了,後果不堪設想!

可哪怕當了十年的太子,對於耶律隆緒決定的事情,他也沒有半分撼動的信心,所以隻能垂下頭,領受命令。

“唉!”

蕭孝忠卻對於太子的反應很失望,既沒有遼帝的格局與膽略,又沒有敢於直抒己見的魄力,這位從小養尊處優的殿下,比起曆經風雨的當今陛下,差得實在太遠了。

這一刻,這位北府宰相甚至很慶幸,在宋人打上中京的關頭,是陛下作主……

可恰恰就在這時,宮內突然傳來騷亂,一個內官連滾帶爬地衝出來,眼神渙散得好似都沒有認出當朝太子和宰相,隻是口中喃喃念叨著一句話:“陛下……陛下崩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