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
周興就笑道,“老爺,您不也是因此才更喜歡林家人嗎,否則也不會把棟少爺送去常住。這次的事,幸好還有唐大人等幫忙援手,林家也是本事了得,硬是化險為夷了。”
“倒是忘了,這小子如今在北茅還是京都?他爹和二叔是廢了,如今不求他如何出息,隻盼著他能明事理,將來足以撐起我們周家的門楣就好。”
周山長歎氣,早年他忙著讀書,建書院,兩個二兒子都是老妻在教導。慈母多敗兒,免不得嬌慣,旁人看在他的顏麵上又多有恭維忍讓,以至於他終於有了空閒教導的時候,才發現兩個兒子已經長歪了。
驕傲自大,短視狹隘,對權勢喜歡算計,又偏偏沒那份心智。
他除了極力壓著他們讀書,少參合外事,也再沒有其餘辦法了。
這麼多年過去,他原本以為兒子雖然蠢了一些,好在還算聽話。
結果,他們就乾出了攔截消息的事兒。
“準備行李,回京都!”
“老爺,您才回來不到一月,如此來回太過奔波了。再說書院這邊…”
周興話沒有說完,意思卻很明顯。身為書院的山長,這幾年為了姚家之事,幾乎很少留在書院,若說
書院有先生們掌管,一切正常。但到底不能太過忽視,否則學生沒什麼怨言,學生的家族也會有怨言。
周山長卻早有應對,擺手道,“無妨,通知下去,這次我親自帶大考的學生上京,提前一月熟悉考場。”
熟悉考場?這倒是個好借口。
周興會意,趕緊應了下來。貢院那裡,除了大考那幾日,其餘時候都是空著。以嶽麓書院的名頭,想要帶學子們提前進去走一圈看看,做到心裡有數,也不算難事。
但這一圈兒對應考學子們可是太重要了,起碼準備用物時候會更容易,最重要是少了陌生感,也就不會緊張,正常發揮。
果然,消息剛剛放出去,整個書院就熱鬨了。原本要進京大考的五十多個學子,都是歡喜壞了,忙不迭的準備行裝。
同一時間,跟隨囚車上京的四五個林家族人,在兩個劍手的陪同之下,也快馬奔回了北茅。
他們是一路跑一路大喊,“林家含冤昭雪,獻新糧封公爵,封地北茅縣!”
安州府是他們必定要落腳的,時刻惦記林家安危的百姓,哪裡肯放他們走,城門口的飯館直接把他們扯了進去,熱飯菜端上,眾人邊吃邊說起經過,末了連銀子都不用給,甚至馬匹都給喂飽了,趕緊就能上路了。
飯館裡的客人們得了消息,連飯都不吃了,又跑出去同親戚朋友說起,不到片刻整個府城就都知道的清清楚楚了。
這般,有人尚且不心安,又跑去林家的幾處鋪子走動,買上二斤點心,問幾句詳情。
雖然也沒有問出什麼再多的消息,但笑著扔出一句,“這可太好了,沒枉費當初按下的血手印啊!”
待得在出門時候,就能抬頭挺胸,驕傲的好似林家有如今都是他一個人的功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