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喜可賀
“這話當真?哎呀,可是大喜事一件啊。”
“是啊,早知如此,皇上您方才攔了林縣令就好,也許還能再多討一批好書。”
幾個閣老都是歡喜,也哄得明德帝眉開眼笑,“各位愛卿可是不知,安國公瞧著是個大方的,其實最是小氣。就是朕從他那裡討了幾次好酒,也才能如願一次。這古籍孤本珍貴,一次拿出這麼多,怕是安國公這會兒也在肉疼,已經是難得了。”
眾人都是笑起來,“這般說,臣等就安心了,頂多以後多為難林縣令幾次,安國公自然會拿好東西出來替兒子鋪路了。”
林大山恭敬站在一旁,等君臣說笑之後,這才提出要兩麵腰牌,家中子侄可以自有出入萬向樓讀書。
眾人原本就指望林家把萬向樓填滿呢,怎麼會拒絕,於是當場就應了。
其餘考生眼見殿試成了林大山一個人的“舞台”
,心裡再一次對林家的受寵程度有了個新估量。
林家並不向外界傳言的一般,所有富貴都是因為獻了高產糧食。原來林家還有很多,被皇上被朝堂被大越百姓需要…
正午時分,緊閉了一個上午的皇宮大門終於打開了。有太監拿了名單,尖著嗓子高聲宣讀。
大越新一科的狀元榜眼探花,新鮮出爐了。
曆屆不成文的規定,狀元留給世家或者權貴,探花需要容貌過人,而榜眼實際上才是最有才學最得聖心之人。
所以,眾人下意思的越過了狀元和探花,聽得榜眼是安國公府林家四老爺,人人都是驚了一下,轉而歡呼起來。
這其中有對林家的恭喜,還有一種隱約說不出的揚眉吐氣。
因為,整個大越都知道林大山是姚老先生的關門弟子。
林大山高居榜眼,是姚家回歸大越高層的一個信
號,也是一個宣告。
消息很快就傳開了,不等林大山回到家,國公府就得到了消息。
一早從村裡趕來的林家眾人,都是激動壞了。
“嗚嗚,大山是榜眼,可是沒白挨累,學了十幾年,苦了他了!”
董氏直接抹了眼淚,周心秀也是眼圈兒發紅,趕緊勸著,“娘,這是大喜的日子,可是不好掉眼淚。再說這幾年家裡日子好過,大山也沒受什麼苦。”
“就是,這是好事兒,好事兒!趕緊把酒席擺起來,咱們家裡要請棠戲,要開流水席,要舍糧食舍衣衫。”
林老爺子激動壞了,煙袋鍋兒都差點兒掄飛了,“總之,怎麼喜慶怎麼來!還有,所有鋪子都打折,府裡所有人月錢翻倍!”
自家弟弟大考,林大河這一段也是沒敢去北茅,一直守在京都,聽得這話就趕緊安排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