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林家疼閨女,但太子如今隻有一個正妃,宮裡自然要好好供養,這怎麼還淪落到跑出來采買。是不是宮裡…有些怠慢啊?”
“我也是這麼猜的,宮裡那些奴才攀高踩低,說不得就因為欽天監的那幾句話,太子又不在京都,這才…”
“哎,怪不得林家惱了,肯定是太子妃在宮裡受委屈了,穿用這方麵被虧待了。”
“如今宮裡是太後在打理宮務,聽說太後待太子妃很是疼愛,怎麼還…”
“宮裡那地方,真正做主的,什麼時候是主子啊?從中作梗的奴才多了,那些閹人缺了東西,這心裡也就扭曲了,膽子大著呢。”
“說不好啊,說不好!”
幾人說的熱鬨,這兩車綢緞一路拉去皇宮,路上被行人見到,同樣也是嘴巴不停啊。
有些有錢有閒的,居然一路跟到皇宮,結果就見林家不隻采買了綢緞啊,糧囤村裡也是一溜五六輛馬車送過來。
雞魚肉蛋,各色糧食,青菜和果子,簡直是應有儘有。
有人問起趕車的車夫,“兄弟,這是怎麼了,給皇上進貢嗎?”
那車夫就應道,“不是,是宮裡的糧食保管不好,發黴了,送到東宮,太子妃娘娘不能做點心,我們老太爺說我們林家就是種地的,彆的都缺,就是不缺糧食啊,所以就吩咐我們送些新鮮的食材進宮。太子妃娘娘可是懷著身孕呢,這時候最要小心,萬一伺候的人手再不小心,把發黴的東西送去,太子妃有個好歹,可沒辦法同太子交代啊。”
車夫年歲不大,且笑且說,好似鄰居之間隨意閒談幾句,但這字句之間,可是透露太多的東西了。
確實,是人就會犯錯誤,誰都不例外。但宮裡是什麼地方啊,天下最尊貴之處,伺候的人也都是一千一萬個小心,怎麼就會把發黴的糧食送到東宮去。
說不得,就是因為太子不在,因為太子妃身上背了欽天監的箴言,被宮裡那些奴才們慢待了。
林家心疼閨女,氣惱之下顧不得禮數,直接給閨女送東西來了。
這馬車一輛接一輛,宮門外可是熱鬨了,雖然走得不是官員上朝時候的大門,但相隔也不算太遠,平日有進宮拜見宮妃的,都從這裡走動。
於是,消息就迅速在宮裡傳開了。
“娘娘,奴婢方才聽說,林家送了很多新鮮食材進宮!”
“送就送了,林家那個老爺子不就是用這些便宜東西,哄得皇上高興嗎?”
“不是啊,娘娘,聽說是太子妃娘娘要做點心,但內務府送去的金米麵兒是發黴的,正巧被探望太子妃的國公爺看見了,於是就…聽說不隻是新鮮食材,還有各色點心,就是當即的流行花色綢緞都送了二百匹!”
“什麼?這…內務府這幫狗奴才,平日就慣會登高踩低,這次怕是要倒黴了。”
“那咱們宮裡…”
“等著看熱鬨就好了,林家行事一向有些不同,這事最後怎樣還說不定。”
這樣的對話,幾乎在各個宮殿裡發生,所有人都是打算看熱鬨。
而福壽宮裡,太後娘娘依靠在明黃色的大迎枕上,也是皺眉問道,“東宮到底是怎麼回事?”
老太監弓著身子,應道,“主子,是李海那個老東西,犯了老毛病,送到東宮的供給有些…怠慢。安國公正好遇到了,這是給太子妃撐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