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先生說的,他們的研究為百姓帶來方便,帶來更好更富足的生活,才是一個好的研究。否則就是空中樓閣,除了好看,沒有什麼用處。
就是先前的熱氣球,初始隻覺得能上天去看看,很是有趣。
但秦嶺第一戰,太子利用熱氣球重創蠻人。
這簡直是為他們推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所有研究,都會因為放在不同位置,發揮不同的作用…
救人如救火,學院隻用了一日就完成了所有準備。
幾乎是名單一確定,所有補給就都發了下去。
一人一條羽絨薄被,一塊油氈,保證所有人躺倒地上就可以補眠。
一人二斤肉脯,足夠保證三日的體力。
一人一隻牛皮腰包,裝了痢疾藥、消炎藥、發燒藥、外傷止血藥,甚至清潔用水的消毒片,等等必備的自救藥品。
還有,一人一條光滑卻異常結實的繩索,一人一把匕首。一人兩套窄袖窄腿兒的粗布衣褲,內外全新,包括身上穿的,就是三套。
鉛筆和筆記本,甚至防水的塑料包裝都一人一份。
最重要的就是一人一輛全新的自行車,奔向災區,大半路程都靠雙腿蹬了。
到了湖州,還有林家的商隊在接應,可以換成馬匹。
總之,一切能想到的,林家和學院都做了安排。
有些裝備,學子們見到過,有些也是第一次,免不得新奇。
但在學院久了,有一條所有人默認的規矩。
這些東西是新奇,但他們研究的那些模型就不新奇嗎,圖紙不新奇嗎?
隻研究,不問出處,就是規矩。
郭平郭大人也不是個拖泥帶水的,迅速就收拾好了東西,甚至也沒坐馬車,打算騎自行車。當然,他的行李有貼身伺候的常隨和侍衛負責。
為此,林家也稍稍放了心。若是同林安配合的是個老古板或者端著官架子不肯放下來,那真是夠頭疼了。
出發的前一晚,老爺子和老先生留了林安說了很久的話,恨不得把一輩子的經驗都在這麼短短時間裡傳授給他。
林安心裡明白,聽得認真,待得最後,才說道,“先生,爺爺,你們放心。雛鷹長大,總有獨自搏擊長空的時候。風雨就算猛烈,也隻是讓雛鷹儘早強大起來!
我也不敢保證做到最好,會不會有紕漏,但我知道背後是我的家,我的妹妹!我會努力!”
老爺子聽得鼻子泛酸,兒孫再大,在老人眼裡都是孩子而已。但凡他能撐的起來,也不願意孫兒突然就擔下這樣的大事。可他已經老去了,隻能忍著心疼放手。
“好孩子,當真到了撐不住的時候,一定給家裡傳消息。不能隱瞞,加上三生,你有十二個兄弟,他們都是你的臂膀!”
“是,爺爺。”
這般,夜深時候,老先生才回去排房,林安親自騎了三輪車送過去。告辭回家的時候,就見趙三生等在路邊。
兄弟倆多年一處讀書,一起科考,一起進了朝堂,默契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