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武將是跟隨太子西征過的,高聲喊著,“末將不信!太子不在當場,自然是什麼罪名都能扣他頭上!以太子的戰功和名望,早就該繼位了,還不是顧念同皇上的父子之情!太子待林家老太爺都孝順之極,怎麼可能毒殺親生父親!一定是有人誣陷,必須徹查!”
其餘武將受了鼓舞,也是說道,“沒有證據,我們絕對不信太子如此罪名!太子不在京都,自然是隨便誰都能誣告!”
有文臣也是出列說道,“是啊,太後娘娘,可有抓到下毒之人,可有人證物證?茲事體大,不可輕下論斷!”
太後眼底閃過一抹惱怒,卻是讚道,“各位大人說的沒錯,哀家也知道茲事體大,所以就請當時在場的幾位閣老和萬總管同眾人說說好了。”
幾位閣老已經換了衣衫,但方才瀕死的痛苦,還有狼狽,他們可是不敢忘記。
不過,這會兒要當眾誣陷太子,為太後和二十皇子作假證,他們也是不願意。
遲疑之下,就誰也沒有開口。
太後眼底惱怒之色更濃,低聲“請求”道,“幾位大人一定要以江山社稷為重,還請實話實說,不必擔心宮外的家人,哀家已經派了禦林軍去保護,絕對不會讓奸人逞凶。”
這哪裡是保護,明明就是要挾!
幾個閣老恨的咬牙,他們多年的聲望,居然就因為一次同皇上平常的問政,而灰飛煙滅。
可是形勢不容人啊,人在屠刀下,不得不低頭。
其中一個就含糊說道,“皇上同我等說話,突然毒發,七竅流血,實在是淒慘。”
另外幾個也是附和道,“是啊,毫無征兆,必定是飲食有問題。”
“皇上身體一向康健,不想遭此毒手。”
輪到萬全時候,他更是跪在地上哭得鼻涕眼淚一把,“嗚嗚,老奴伺候皇上多年,不想皇上如此慘死。待得皇上喪事辦完,老奴是一定要給皇上陪葬。”
這幾人,說了實在是等於沒說一般。
太後氣得差點兒折斷了指甲,但當著文武百官的麵前,她就是想要再折磨一番,也是不好動手,隻能狠狠瞪了他們一眼。
倒是朝臣們聽出一些端倪,先前幾個武將立刻喊道,“這麼說,就是幾位閣老也不知道到底是誰下的毒?那怎麼就安到太子頭上了!太子領兵在外征戰,沒人感念他的辛苦,卻如此汙蔑,末將替太子不服!”
“是啊,我們不服!”
“一定要等太子回來,徹查清楚!”
小小的新皇坐在龍椅上,他們還這般喊著,明顯是不想遵守聖旨了。
其餘朝臣也是議論紛紛,都是遲疑。
皇位更迭可不是小事,往大了說,涉及到大越的江山社稷,往小了說,也關係到他們自身的榮華富貴…
眼見太後就要發火,一直沉默的崔召老將軍終於出列。
就在眾人以為他要維護太子的時候,不想他開口卻道,“太後娘娘,可是召集了所有的文武百官上朝?老臣瞧著,好似還有很多人沒有趕到。不如等人齊了,再商定吧!”
有人立刻就在身前身後查看,到底誰沒有趕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