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神仙豆腐(1 / 2)

重回1984趕山狩獵 蝸豬 4107 字 5個月前

千裡秦嶺幅員遼闊,橫斷東西,南北分割天地。

所以秦嶺上的動植物,往往兼有南北共有的特質,這種特質在南北交界處尤其明顯。

例如本來盛產於川渝的大熊貓,在秦嶺也會見到,而盛長於北方的榆樹,在秦嶺南側也時常存在。

完美地將南北在阻斷中又有效連接。

豆腐柴樹便是一種南來的樹。

這種樹原本是喜歡潮濕溫熱環境,所以在南方廣泛存在,無論是西部的川渝,還是東麵的江浙,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但因為川渝和秦嶺相接,在鳥和一些食草籽的動物搬運下,逐漸蔓延到秦嶺,正式紮根,成為一種外來樹種。

開始這邊的人們並沒注意到它出現,它的體型放在頓不頓就高達幾十米的樺樹,紅鬆間,實在是顯得矮小不值一提,就跟灌木沒啥區彆。

但2000年之後,隨著新一輪秦嶺物種資源摸排,人們才發現,這家夥早在秦嶺紮根,已形成一定規模。

而關於它的廣泛使用,也開始拉開序幕。

作為巡山員,餘秋堂自然對這種樹很熟悉,他說的“仙女豆腐”也叫“觀音豆腐”,“神仙豆腐”,川渝稱之為斑鳩豆腐,就是用這種豆腐柴的樹葉做成。

顧名思義,能被冠名“觀音”二字的東西,基本都是來自於困難時期,就認命的東西,例如觀音土。

之所以叫觀音豆腐,就是因為早些年鬨饑荒,老百姓們吃飯都成問題,無意間發現這樹葉經過簡單的炮製,就能做出美味可口,形如豆腐模樣的食物,救了大家性命,簡直像是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降下的福祉。

餘秋堂帶著餘小偉繞到山南側,這邊的豆腐柴樹葉會更加肥厚,做出來的豆腐苦味和澀味會更淡。

山北的位置太陰,一天到頭看不到多會太陽,生長的葉子會顏色偏深,吃起來苦澀難咽,不是做神仙豆腐最好的原材料。

這些都是餘秋堂生活的經驗。

前世他常在山裡四處巡走,對方圓百裡各種動植物的分布都非常熟悉。

尤其是植物,他很清楚什麼東西會生長在何種地方,同一種中草藥,哪裡的藥效更好,哪裡長的更快,哪裡產量更高等等。

如數家珍。

兩人來到一小排樹下,餘秋堂停下腳步,從樹上揪下一片樹葉,放在鼻子聞聞,熟悉的味道立刻侵入心脾,他滿意點點頭。

“就是這個。”

餘小偉也學著摘片葉子聞聞,但除了淡淡地清香味,啥都沒聞出來。

“叔叔,不是說看神仙豆腐嘛?”

“就是這個,”餘秋堂將斧頭紮在旁邊地上,開始摘樹葉,“摘吧,兩個袋子裝滿。”

“真摘啊?”

餘小偉心中疑惑,但看到餘秋堂已經摘起來,也就沒有多說,學著他的模樣快速摘起樹葉。

“注意點,太嫩太小的葉子不要摘,被蟲咬過的也不要,還要注意樹枝不要折斷……”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