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最不缺就是力氣(1 / 2)

重回1984趕山狩獵 蝸豬 4131 字 5個月前

嚴格來說,藤條要編製筐子,需要先用水浸泡,然後又用煙熏,增加其柔韌性和防蟲。

但餘秋堂可沒那麼多時間。

他直接讓餘小偉將藤條挨個在火上過一遍,就開始摸索著編織起來。

將舊筐拿過來研究會,他覺得應該找到編底的方法,可編拆折騰好幾次,每次都沒辦法讓底和邊平整結合。

幸虧他有先見之明,專門多割了一些藤條備用,要不還真可能不夠呢。

正折騰著,餘得金從外麵回來了,手裡也剛好提著一捆藤條,兩個人目光交彙,均是一愣。

這不巧了不是。

餘得金的藤條應該是編製鍋蓋使用,外麵一層皮都已被刮掉,藤條也經過浸水又陰乾處理,微微帶著灰白色。

他提著藤條放到窯洞門口,讓餘秋實給端個小馬紮坐下,也開始編織起東西。

餘得金除了做木匠,還會編筐,編各種廚具,甚至還會紮白事用的紙人和假山,是個多才多藝的人。

除了脾氣臭,粗暴,重男輕女,大男子主義,偏心不公平,其他方麵倒沒太大問題。

在外人麵前,他還是個不錯的漢子,頗有一些人緣。餘秋堂曾對此很不屑一提,將最好的心情都給彆人,最多的怒火發泄在自家孩子身上,算啥男人!

這也是餘秋堂對這個養育他長大的父親最討厭的點,甚至超過挨打本身。

眼下,父子倆都沒說話,卻又做著相同的事,仿佛是在暗中較量,而餘春梅和餘小雲在這邊攆麻繩,那邊陳美娣和王春華又在纏毛線,也很對稱。

壓力來到餘秋堂這邊。

他硬著頭皮再次嘗試,可編到底和腰套接位置,又套不到一起,每次都會卡在同個位置。

他忍不住瞥了餘得金一眼,發現餘得金也搭好底,可是他的腰上全部是伸展起來的豎立藤條,而不是一個平底。

餘秋堂恍然大悟。

原來編筐並不是底和腰套起來,而將筐底部的藤條要作為腰部的“柱子”,然後橫著將藤條填滿。

如此簡單的智慧,他遲遲沒想明白。

他也才理解,不管其他什麼籠子,其實都不是筐子這種需要平底盛放東西,而是隻要將底地腰能套起來,讓獵物不會逃跑。

對質量要求非常低。

而作為木匠的父親,自然不希望自己編造的東西彆人沒咋用底就掉,他會把榮譽看的比任何東西都重要,甚至包括生命。

他們一定是想過,怎樣才做才更適合村民使用,大夥買工具回去肯定要承擔重量,若是提著什麼珍貴東西,突然底掉摔壞,那招牌不就砸了。

明白竅門後,餘秋堂的速度立刻快起來,他的動手能力絲毫不比父親差,力氣又大,父親需要借助工具才能拉緊的藤條,他用手就可以做好。

一來二去,他後來者居上,比父親完成的還要快。

不足一個小時,第一個筐已經編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