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切的表演丶欺詐,其實都建立在一個前提條件上。
“公證者”沒有來。
這個條件也是為什麽大家會下意識選擇相信林禦這場騙局丶沒有任何懷疑的原因。
哪怕是蕨和廿兩個聰明人,林禦都沒感覺到有什麽“懷疑”正在動搖自己的謊言與欺詐。
原因很簡單:無論是那些玩家還原住民丶無論機敏與否,都能夠認識到一個最簡單的邏輯。
如果他是假冒的公證者,那真的公證者來了,不就被揭穿了?
所以根本沒有人會想到“冒充公證者”這種可能性的存在。
但是……
林禦當然也想到了這一點。
或者說,某種意義上,這也是他這個騙局最核心的部分。
所有人都以為公證者會來。
但實際上……
所謂的“公證者”根本不會來。
隻有出現了異常丶重大違規等現象的時候,公證者才會到來。
林禦從懷中取出了一個玻璃罐,小小的火焰在其中躍動著。
火焰中心,包裹著漂亮的實體晶核。
他擰開了玻璃罐的罐口,火焰升騰而起。
“你還真能把我帶出來啊……了不起啊,羅刹!”
名為“朔”的火焰精怪幻化出麵孔,興奮地說道。
剛才的槍聲,隻是威脅和掩蓋。
在那黑暗之中真正發生的事情,並不是什麽謀殺……
而是交易!
林禦不得不感謝蕨給自己打下的良好基礎:那個聰明的『騙子』習慣性地欺詐和溝通,導致林禦也了解到了火焰精怪非常關鍵的一條消息。
這家夥並非是自願來到這裡的,它渴求著“自由”。
甚至,蕨還誤打誤撞,讓這火焰精怪對自己能為他帶來自由一事產生了“相信”!
而這相信的基礎出現之後,林禦不管有沒有這個能力,他都可以反過來利用『欺詐師』的能力,使事實成真。
身為“公證者”之一的“朔”,當然清楚是何種條件下其他公證者才會到來。
有人違規丶或者它自己死亡,都會導致其他公證者來到療傷處。
但是療傷處的所有違規,都是由“朔”這位公證者進行判斷和主動彙報的——這點也是剛才蕨已經試探出來的已知條件。
所以,林禦與這精怪進行了交易。
雖然和蕨一樣,林禦依然是以“欺詐”為基礎進行的交易,但是對於林禦來說……
他和蕨最大的區彆,就是他可以讓“欺詐”轉變為“真實”。
隻需要用【贗品】變化出某種看起來可靠的容器丶再加上一點點來自自己“羅刹”身份的神秘感加持,林禦就足夠將這自稱“古老智慧”的火焰精怪耍的團團轉了。
兩個人的交涉甚至都沒有耗費林禦太久——在當時黑暗之中,林禦隻是簡單地開出了條件就搞定了這一切。
“保證其他公證者不會到來丶讓他們以為療傷處一切如常,我就帶你離開這裡——你的意下如何?”
“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