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對於崇禎來說可是一舉兩得的事情,所以我們其實是對付範家也是慢慢的調查,並不能夠急於求成。
要不然的話最終還會被反噬一口,那時候就得不償失了。
雖然說現在崇禎密旨裡麵同意我們去針對範家,但是當事情鬨的比較大的時候,估計崇禎也會直接拋棄我們。
所以我們自己有實力才是最可靠的。”李宇在旁邊感歎的說道。
對於牛二的擔心,也都是有考慮到的,但是現在看著事情向好的方向發展了,但是遵化城還是麵臨著嚴重的考驗的。
“那怎麼辦呢?如果到時候遵化城真的缺糧的話,城裡的那些糧商估計又會漲價。
到時候,百姓餓挨,甚至可能出現易子而食的事情,這個時候就算我們遵化城沒有被韃子攻破,也守護不下去了。
要不然把一部分人趕到京城去,我們不再接受流民了。”牛二在旁邊建議的說道。
他其實原來也算是貧苦百姓的一員,但是想想他也知道這些流民有多大的拖累,有些是青壯還可以,但是更多的還是一些老年人和婦牛二童。
這樣他們的實際的勞動力就差了很多,如果養著這些人的話,對於遵化的整體實力來說,並沒有特彆最大的用處。
但是又不能夠眼睜睜的看著這些人餓死。而如果繼續接受流民的話,他們遵化城根本就接接受不了,到最後還是大家一同毀滅的下場。
所以綜合看來的話,隻能夠像京城似的把這些流民再趕出去,如果有出路的話就自己找出路,沒有出路的話,那就對不起了,隻能夠聽天由命了。
這樣做確實不人道,他也想著讓這些人留在遵化城,但是遵化城的糧食不夠吃,而且還麵臨著這麼大的困難,多養這些人也是養不起的。
所以兩害取其輕,這樣做是最好的。
牛二當時也是這樣想的,而且現在遵化的糧食價格已經比彆處高出了好幾倍的。
首先一個原因就是他們處於邊境糧食的價格本來就很高,另一個就是流民的都源源不斷的來,糧食這種東西當然是越來越緊俏。
在合理的範圍之內,李宇當然不會追究這些人的責任了,除非他們一下子漲了好幾倍,那李宇就會收拾他們。
如果不給這些糧商一點甜頭的話,他們怎麼又有動力往遵化運輸糧食呢?
“牛二,要是這樣做實在是太殘忍了吧。你知道如果我們把這些人名趕出去,那無疑就是讓他們自生自滅。
而他們活下來的幾率可是非常小的,到時候我們遵化城在可就是餓殍遍野,難道你真的想看到這樣的場景嗎?
即使是我們現在困難,即使減少他們的份量,也不能夠直接把他們趕出去,這樣一來的話彆人還怎麼看待我們遵化城。
而且我們遵化本身就是有非常多的流民,軍隊裡也有非常多的流民。
如果我們這樣做的話,會不會引起他們的反叛,我們遵化本身就團結一心的一個狀態,這個就直接被打破了。
到時候韃子攻城的時候,我們拿什麼來守城,而且這些流民就是我們源源不斷的力量。
如果沒有他們的加入的話,遵化的人口本來就很少,如果這樣一來隻能夠源源不斷不斷的被消耗掉,想要真正的發展到遵化,接納這些流民是必不可少的事情。
所以我的建議還是不要把這些流民趕出去,不行的話就多買一些糧食的渠道,隻要把眼前的這幾個月應付過去,把我們的糧食種下去,等到糧食收獲的時候,這一切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甚至說我們以最快的速度解決掉範家,這樣一來的話,這所有的問題也就全都解決了。
就是不能夠從根本上毀掉我們的根基,”董小宛對著牛二和李宇說道。
他當然明白牛二另外的話是什麼意思,這樣一來確實能夠暫時保證遵化城的糧食夠吃,也能夠保證遵化城的穩定。
而一旦遵化城沒有糧食之後,糧食價格肯定
瘋漲,同時百姓們吃不了都不吃飽肚子之後,也肯定會出現暴亂的事。
然後遵化肯定就成了一片狼藉之地,這樣一來的話這裡就徹底的完蛋了,都不需要韃子來攻城了。
但是董小宛絕對不忍心真的看著流民被趕出去,要知道在這個明末能夠活下去就已經非常不容易了,把這些百姓趕出去,等同於讓他們送死,這一點她還是做不到的。
就是做自己困難一些呢,那能夠多救一些人還是多救一些人的。
而李宇聽到兩個人的辯解也顯得有些沉思了起來。這件事情確實不好做,但是如果自己全力的從現代往這裡運糧食的話,事情也很容易解決,隻是說自己不想這麼做而已。
但是如果像牛二說到那樣把百姓趕出去那樣的程度,李宇還是做不到的。
他當然不能夠眼睜睜的看著這些人餓死了,他一個現代的人,當然也接受不了這樣的事情。
而此時董小宛和牛二的目光也都看向李宇。
他們知道這件事情不是他們能夠決定的,最終的所有的決定還是由李宇來做的。
即使李宇的決定是錯的,他們也隻能夠去執行。畢竟在他們的爭論肯定得不出任何的結論。
但是如果從理性的角度來說,從遵化城的發展的角度來說的話,牛二所說道所說道這樣做是對的。
這樣一來李宇也就成了能夠成為一個梟雄,最起碼隻把自己變得冷酷無情,但是從另一邊感性的角度來說的話,董小婉所說道是對的。
自己確實不能夠眼睜睜的看著這些百姓去餓死,要不然的話自己保衛遵化城的意義又何在呢,就是為了讓自己成王爭霸呢。
連自己手下的百姓都保護不好他又怎麼去保護這座城市呢。
“乾好了,這件事情我來處理吧。牛二你想要把百姓趕出的這種想法以後不要再有了。
我們就是要給天下的百姓提供一個棲身之所,更重要的責任,就是讓百姓們不再流離失所,有飯吃,有衣穿,這樣也算是我們最終的一個目的。
難道你忘了自己被趕上鳳凰山之後那種缺衣少糧的日子嗎?這就是這些流民所現在所經曆的,我們已感同身受。
一定不要讓他們再去經曆這樣的事情,雖然說已經有了這樣的事情,我們雖然顧不上全部的人,但是能夠解決一些是一些,讓他們把遵化城當成家一樣,這也是我們的一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