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整個陝西,甚至是整個大明都不認為李宇為是英雄的時候呢,支持李宇的人也就沒有多少。
俗話說,得民心則動天下,如果李宇將百姓們都得罪了,他隻能夠成為大明的一顆棋子,想要反抗,根本就沒有任何機會。
隻是溫體仁這樣想,但不代表著彆人這樣想。
他們現在就想著將李宇治罪。
“溫大人,你能夠告訴我,李宇將長安的糧價推高,除了中飽私囊,這裡麵能有什麼難言之隱嗎?
不就是為了發財嘛,他可是把官糧以十兩銀子一鬥的價格賣出去。
你看看京城糧價才多少,500文一鬥,這差了將近差了20倍。
這樣的暴利是一件了,李宇會不動心?我認為將李宇任命為陝西總督就是一個錯誤。
李宇根本就沒有想著愛護百姓,隻是想發財而已。”魏藻徳對著溫體仁反駁的說道。
而溫體仁站在那裡,卻是不再去反駁魏藻徳。他知道,其實他反駁也沒有任何的用處,隻是憑借著他的猜測而已。
至於說魏藻徳說李宇不配當陝西總督,難道他魏藻徳配嘛。就憑他除了沒事踩一下這個,彈劾一下那個。
本身就沒有多大的能力。
如果不是李宇的話,現在李自成還不知道發展成什麼一樣的了,甚至是已經往京城這邊打了。
到時候結果還不知道什麼樣子了。
而陝西在李自成手中才是最大的危害。到了李宇手中,最起碼李宇還是大明的將領,不會去反叛。
溫體仁還想的一個原因可能是李宇就是為了自保。
他立了這麼大的功勞,功高蓋主,現在崇禎對他肯定非常忌憚了。
而隻要是他給自己背上一些罪名,讓崇禎放心,同時讓百姓們也都不認為他是就是英雄,那到後來崇禎可能就會對他非常的放心了。
不過這也隻是溫體仁的猜測而已,具體什麼情況他也不知道。
好了,這件事情我知道了,不過李宇前麵抗擊韃子有功,這次又將李自成的大本營給消滅掉,這樣的功勞是不可磨滅的。
而且我們剛封了李宇為國公。這個時候如果收了他陝西總督的職位的話,容易讓人詬病。
畢竟他是功大於過。
王承恩,擬製。
由於陝西旱災,百姓民不聊生,朝廷籌集2萬擔糧食即可運送到陝西。
同時命李宇將糧價降下來,不可不顧百姓的死活,提高這麼高的糧價。
同時對李宇罰俸一年。”崇禎對著眾人說道。
本來崇禎以為魏藻徳彈劾李宇,說明李宇又做了做出什麼樣的貢獻,讓魏超的不開心了啊。
現在李宇這個做法確實讓崇禎非常的滿意,隻要是他不去收攏民心,就對崇禎是最有利的。
而如果李宇最後歸順到自己的麾下的話,對他的皇位才是最鞏固的。
“奴才遵旨。”王承恩對崇禎回應道。
他也是八麵玲瓏的人,稍微一想就明白其中的道理。
崇禎不可能真的去下旨撤銷李宇的陝西總督的位置。
如果這樣的命令下達之後
,就是打了自己的臉。
更何況李宇到萬一不聽崇禎的,甚至是萌生了反叛之意,那到時候他可就虧大了。
而魏藻徳聽了崇禎的話之後,還想爭辯什麼。不過被崇禎瞪了一眼,也默默的站了回去。
他雖然心中有些不服,為什麼李宇犯了這麼大的罪,就被崇禎這樣輕描淡寫的接過去了,看起來自己需要再整理李宇他的罪證,到時候讓李宇百口莫辯。崇禎不想處罰他也不行。
李宇的事情結束之後,大家又陸續的回到彆處的事情上。
現在沒有了韃子和李自成這些人的威脅,現在朝廷上已經還是少了很多糟糕的事情,這樣崇禎舒爽了很多,感覺這幾天來才是他過的最爽的日子。
而下朝之後,那些知道現在長安城的糧價是十倍的時候。那些人迅速的讓自己家那些官家讓人往長安運送糧食。
現在皇上的聖旨還沒有下達,李宇短期內估計也不會降價。
當然他們想要在聖旨到陝西的那一刻狠狠的撈一筆。
李宇沒有被懲罰,魏藻徳本來還是非常生氣的。
因為這一次他沒有扳倒李宇,這可是確鑿的證據,說明崇禎還是比較向著李宇的,他當然還是非常不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