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件都是崇禎已經明確了的,他想改都改不了,所以在這一點上為魏藻徳知道自己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他把這些崇禎已經明確好的條件,一定要讓韃子答應,還剩下的其他條件都是在談判之內的。
這也是他能夠在朝廷如魚得水的原因,就是無論其他的條件多麼的離譜,或者是甚至是對男子妥協,但是崇禎所要求的,都要達成了。
“魏大人,你說的這個事情有些難辦啊,你也知道以我們韃子現在的力量,想要對付實在是太困難了。
而如果大明那邊根本就不出兵,那就相當於還是我們自己去對付李宇。我們合作又有什麼樣的意義呢?
這對我們韃子來說非常不公平,萬一到時候我們韃子和李宇之間變得兩敗俱傷,到最後大明做什麼,來收拾殘局?那我們不就成了冤大頭了嗎?
還有就是,我們去對付李宇,把仇恨都吸引到我們的頭上,那個時候你肯定會想著讓我們全力以赴,這不是引火燒身嗎?
即使最後李宇想到可能有你們的參與,您這裡找不到任何的把柄,吃虧的隻有我們。
你們無論如何都不會有問題。如果有這樣的合作的話,我也願意去做。
反正沒有任何損失,可以得到豐厚的收益。
他們來的時候,談論的就是崇禎心中對李宇的憤怒。
從而讓崇禎給李宇使絆子,無論是對李宇的排擠,還是說在其他一些方麵絕對不會公平的去對待李宇。
這樣讓李宇反叛,讓他們互相殘殺,就算是他們想要的結局。
沒有想到大明這邊決定了,那些戰鬥力不強,卻把他們推出去當替死鬼。
這一刻發現他的目的跳脫了,陰謀不是他們韃子能夠玩得起的。
韃子的這些人比大明他們差的還太遠了,畢竟他們就是陰謀的祖宗了。
“範大人,也不一定能夠這樣說。我們不是想著自生自滅,但是你也知道韃子本身就是我們的大敵。
而李宇就是靠消滅韃子起家的,但是這一點就證明著我們不能夠主動的去對付李宇。
除非李宇反叛了,我們才能夠去對付他,但是即使那樣還要看時機。
所以我們的限製就比較多,而你們韃子就不一樣。
不需要照顧百姓情緒,想怎麼對付他就怎麼對付他,在這一點上你們確實有非常大的自主性。
我們如果沒有理由對付李宇的時候,肯定會在百姓心中喪失信心,到時候百姓都投靠李宇了。
我們再一起出兵的話,就會讓百姓失望,覆滅速度更快一些。
所以你就一定體諒我們的難處,所以你說這個問題的範圍之內,我們也會給你提供幫助的。”魏藻徳說道。
他也知道這個條件不好,但是他儘量的還是要將他們韃子說服了。
這一次的談判,是崇禎認定的事實,所以這個時候達成合作,對魏藻徳有很大的幫助。
“魏大人,我理解到你的難處,但是也請你理解我的難處,現在我們韃子的軍隊已經非常弱了。
所以隻有我們出兵的話,不太夠用,我們兩個合力出擊,才有勝利的希望。
現在李宇實力增長的速度太快,是我們出手的合適時機。
但是如果等他站穩腳跟的時候,我們再想要對付李宇的話,那就太難,所以想要覆滅李宇,要趁早。
反正這個事兒範文程可能不會去做,而且這樣的結果他也不會帶回去的,肯定會被罵的。
多爾袞甚至是懷疑他是大明的間諜。大不了這次隻是沒有結果。
現在和自己當初想的那樣一般。合作的事情,實在是太難了,就知道事情不會這麼容易成功。
現在這樣的結果怎麼辦?大明想要對付李宇,但是我不想出力,什麼事情都要韃子去做,感覺我不知道他們自己做呢。
“範大人,我真的覺得也讓你為難。我們都已經說過了,如果在力所能及的範圍之內,我們也可以給你們提供一些幫助。
比如說私下裡給你們提供出一些優勢。那個李宇部隊情況和戰鬥力報告
等等相關類似的東西。
反正就是會是第一時間的信息。
怎麼的都可以一點事都不做,也算是我們的一個誠意吧。
這些都是私下的東西。
因為這樣的事情之後,說不定下次咱們再遇到的時候,韃子就不會覺得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