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京城附近的那些土匪對他們來說可是非常的麻煩,而李宇剿滅這些土匪是讓他們直接獲益的。
所以說他們對於李宇當然是有些感激的了,也非常的歡迎李宇來京城。
同時也痛恨官府不作為,要知道李宇遠道而來,而且就帶了這麼一隊人馬,就將土匪給解決了。
而京城這裡駐紮了這麼多的軍隊,居然連個土匪都擺不平,所以說他們對於大明朝廷的無能又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怪不得他們打不過***呢,這樣的軍隊怎麼可能讓大家去放心呢?
李宇大人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和孫傳庭進京城了,京城裡麵接下來他就要去見一下崇禎,對於崇禎他原來已經見過。
這一次見麵雙方的地位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真的是有一種物是人非的感覺。
李宇的到來也讓大家開始打起精神來。
要知道這一次可是他們這些人最後的一次機會,如果說李宇安全的離開了京城之後,他們再想要刺殺李宇,就沒有這麼容易了。
就像***在李宇來的路上刺殺李宇,最終還是無功而返。
當時他們認為李宇隻是帶了一隊護衛,誰知道後麵還跟著一隻小型的軍隊。
而隻要順利出了京城和他們回合之後,以他們現在的實力根本就突破不了李宇軍隊的防禦。
當然了,除非崇禎真的願意派出大軍去圍剿李宇,但是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如果崇禎這樣做了的話,就相當於徹底和李宇之間撕破臉皮了,到時候連反悔的餘地都沒有了。
所以說在京城裡是他們最好動手的時刻。
而魏藻德也知道這件事情,馬上聯係了那些邊軍和***的人,讓他們好好的做準備。
李宇進了京城,這個時候,京城又開始緊張起來。
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這樣做是對是錯,主要是很多人都看不慣李宇的所作所為。
畢竟李宇一直在損害他們的利益,就像是他推行的那十稅一的商稅,還有官紳一體納糧,這對大家來說根本就是損壞根基的行為。
所以他們對於李宇也都是充滿著排斥,更何況現在崇禎又把長平公主嫁給了李宇。
那麼這樣一來的話,崇禎後麵就可能有了靠山,要知道這些官員和士紳根本不懼怕崇禎,因為崇禎是依靠著他們。
他們兩個算是相輔相成的,要不然的話叫皇帝與士大夫紅天下,這個是大明的整個的特征。
而如果崇禎背後有了李宇撐腰的話呢,相對平衡的狀態就會被打破。
雖然說這件事情是孫傳廷促成的,甚至是開始崇禎都不願意這樣做,但是大家可不管李宇和崇禎之間有什麼樣的矛盾,但是他們兩個你的聯姻以後,那麼可想而知,長平公主就成為雙方聯係的一個紐帶。
雖然說雙方可能都是相互看不過眼,甚至是還有敵對的狀態,但是如果說崇禎這裡有困難的話,隻要是不損害的李宇的利益。說不定李宇就會出手,那麼這就是對他們這些官員和士紳的威脅。
所以對於這次的聯姻,他們其實並不希望能夠成功,隻是說現在已經到了這個地步,甚至是李宇已經來到了京城,他們想阻攔基本上也阻攔不了。
那麼隻有從另一個手段去消李宇了。這對他們來說其實也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當然把李宇消滅了之後就要麵臨著李宇的手下牛二和曹變蛟這些人的反撲。.br>
要知道以前時候,也不是李宇帶兵,而他們是不是能夠承受得住牛二這些人的報複也說不準。
但是現在的情況是他們必須這樣做,這樣才能夠讓他們看到希望。
萬一李宇不斷實力不斷的增長,到時候他們連個反抗的資格都沒有。這就是他們的打算。
所以他們對於這件事情也是非常上心,而魏藻德聯係這些人的時候,大家也是緊張,每個人都想往後退。
但是他明確知道大家都退後了,根本就沒人去負責這件事情,魏藻德也隻是代表崇禎的意見。
所以這一刻他們其實是站在一起的,而且他們也都知道,如果說實力不夠的話,根本就拿不下李宇。
那麼他們所做的這一切也就無功而返,唇亡齒寒的道理他們還是懂的。
隻要是某一個被李宇軒滅了之後,下一個就輪到他們了。
甚至是他們肯定也的沒有任何的好處。即使是他們沒有參與,或者是沒有被李宇抓到把柄。
但是在獲利上麵他們都是對等的,這樣一來李宇當然不會放過他們了。
所以這個時候可是大家同心協力的時刻。
而這個時候的李宇則隨著孫傳廷去見了崇禎,而這個時候的崇禎和溫體仁也在那兒等著他。
雖然說崇禎沒有去城外迎接李宇,這算是擺明自己的地位不會對李宇有任何的恭維。
更何況他把長平公主嫁給了李宇,自己也就算是李宇的嶽丈,那有長輩去迎接晚輩的道理。
從哪一方麵來說自己的地位都是高於李宇的。崇禎對這些還是比較在意的。
不過李宇他不怎麼在乎,本來他就是一個粗枝大葉的人,對於禮節這些東西,如果不是孫傳廷和董小宛非要讓他去學習的話,他根本就不在意這些事情。
畢竟人生麻煩事情非常多了,為什麼要學習一些亂七八糟的禮儀從而給自己增加更多的麻煩呢?
李宇隨著孫傳庭來到了崇禎麵前。看見了崇禎和溫體仁他們都在等待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