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5章 吹捧(2 / 2)

這種情況下,小泉二郎感到困惑和沮喪。他明白,雖然倭寇島上的兵力足夠強大,但如果無法有效地應對牛二的進攻,那麼他們的防守將變得毫無意義。而朝廷隻派遣了這麼一點兵力,使得倭寇自己與牛二抵抗幾乎沒有區彆。這讓小泉二郎感到失望和憤怒。

小泉二郎認為,朝廷應該更加重視倭寇島的防禦。他們需要更多的兵力和資源來應對牛二的威脅。隻有這樣,他們才能有效地保衛自己的領土,並抵禦敵人的進攻。否則,倭寇自己與牛二抵抗將變得毫無區彆,他們將麵臨更大的危險和損失。

因此,小泉二郎決定向朝廷提出請求,要求增加兵力和資源的支持。他認為隻有通過加強防禦力量,才能有效地對抗牛二的進攻,保護倭寇島的安全。同時,他也希望能夠引起朝廷的重視,讓他們意識到倭寇島的重要性,並采取相應的行動來確保其安全。

小泉二郎站在崇禎皇帝麵前,語氣堅定地說道:“陛下,大明士兵絕對是驍勇善戰的戰士,他們能夠輕鬆地擊敗牛二這樣的軍閥勢力。我們對他們充滿信心。”

然而,他也意識到目前的困境,繼續說道:“但是,現在的情況是遠水解不了近渴。牛二對倭寇島步步緊逼,形勢十分危急。因此,我們天皇派我過來請求朝廷的幫助。”

他停頓了一下,然後補充道:“我們並不期望朝廷直接出兵援助,隻是希望朝廷能夠下旨,要求牛二他們撤軍即可。這樣就能夠解除我們對倭寇島的壓力,保護我們的人民和領土安全。”

崇禎皇帝聽完小泉二郎的話後,沉思片刻,然後回答道:“小泉二郎,我理解你們的困境,也明白你們的請求。我會考慮你們的要求,並與朝廷商議後做出決定。”

小泉二郎感激地鞠了一躬,表示謝意。他知道,雖然他們的請求可能不會立即得到回應,但至少他們的呼聲已經被聽到,並且有機會得到解決。

崇禎皇帝也明白,麵對外部威脅,他們需要團結一致,共同應對。他決定與朝廷高層進行緊急會議,討論如何應對牛二的威脅,並保護大明的利益。

在會議中,崇禎皇帝向大臣們詳細解釋了小泉二郎的請求,並強調了牛二對倭寇島的步步緊逼所帶來的威脅。他強調了大明士兵的戰鬥力,但也指出了目前無法立即采取行動的困難。

大臣們紛紛發表意見,有的主張直接出兵援助,有的建議通過外交手段解決問題。經過激烈的討論,最終達成了一個共識:朝廷將下旨要求牛二撤軍,以保護大明的利益和倭寇島的安全。

崇禎皇帝對此決定感到滿意,他知道這是目前最合適的解決方案。他立即下令起草詔書,要求牛二撤軍,並派遣使者前往倭寇島,傳達朝廷的意願。

小泉二郎得知這一消息後,感到欣慰和感激。他知道,雖然問題沒有立即得到解決,但他們的努力並沒有白費,朝廷的決定將為倭寇島帶來一線希望。

牛二作為李宇的得力手下,如今卻成了大明朝廷的心腹大患。李宇憑借其強大的軍事實力,已經崛起為大明最大的軍閥,甚至對朝廷的地位構成了嚴重的威脅。

麵對這一局勢,朝廷陷入了困境。如果朝廷下達命令,要求牛二撤軍,而牛二卻置若罔聞,那麼朝廷將徹底失去威嚴和麵子。這對於朝廷來說,無疑是一次沉重的打擊。

然而,崇禎皇帝並不願意在倭寇麵前丟儘麵子。他深知,一旦倭寇得知朝廷無力控製牛二,他們將會再次肆無忌憚地侵犯大明的領土。因此,崇禎皇帝迫切需要一個萬全之策,以確保倭寇不敢再次侵犯大明。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崇禎皇帝召集了朝中的智者和謀士,共同商討對策。他們經過深思熟慮後,提出了一個巧妙的計劃。首先,朝廷決定派遣使者前往牛二的駐地,與牛二進行談判。通過外交手段,朝廷希望能夠說服牛二撤軍,以避免直接衝突。

同時,朝廷也加強了對倭寇的防禦措施。他們增派兵力,加固城池,提高警戒水平,確保倭寇無法輕易侵入大明領土。此外,朝廷還積極尋求外部支持,與其他國家的盟友建立緊密的聯係,以共同應對倭寇的威脅。

孫傳庭站在眾人麵前,他的眼神堅定而深邃,語氣中透露出一絲不容置疑的權威。他緩緩地說道:“這個事情我們會考慮的。牛二作為我們大明的將領,他的撤軍確實是一個容易的決定。然而,我們必須謹慎行事。”

他停頓了一下,目光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確保每個人都能聽到他接下來的話。他繼續說道:“我們有句古話叫做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這句話意味著在戰場上,將領們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做出決策,而不是完全依賴朝廷的命令。”

孫傳庭的聲音變得更加嚴肅,他解釋道:“我們現在並不清楚牛二和你們倭寇的戰鬥情況。如果我們貿然下旨讓牛二撤退,萬一倭寇再次卷土重來,我們將如何應對?”

他的話語引起了在場眾人的思考,他們開始意識到這個問題的複雜性。孫傳庭繼續說道:“我們需要更多的情報和了解,才能做出明智的決策。我們不能僅僅因為一時的便利而冒險。”

他的目光再次掃過在場的人,他的聲音充滿了決心:“我們必須保持警惕,不能讓倭寇有任何機會再次侵犯我們的領土。牛二作為我們的將領,他的決定將直接影響到我們大明的安全。”

孫傳庭的話語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感受到了他的責任感和決斷力。他們明白,這個決定不僅僅是關於牛二的撤軍,更是關係到整個大明的命運。

孫傳庭最後說道:“我們將密切關注戰鬥情況,並根據最新的情報做出正確的決策。我們不能讓任何疏忽導致倭寇再次得逞。大明的將領們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但我們也要確保他們的行動符合國家的利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