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五章 按部就班(2 / 2)

代晉 大蘋果 3188 字 1個月前

李徽經過考察和思慮之後,決定將濡須山以南的大片河穀區域作為第一片泄洪區。在濡須河靠近焦湖的進口建造一道攔水泄洪壩。這樣的水壩無需多麼高大,隻要能夠在一定的水位高度,讓洪澇發生的時候水位控製在一定的高度。但凡高於這個高度的洪水,儘數進入泄洪區之中。

這麼做的目的自然是減少倒灌入焦湖的水量,儘量讓洪水在濡須河穀兩岸消解掉一部分。

這麼做自然會對濡須河穀一帶造成巨大的影響,但這也是迫不得已。這一帶荒地居多,人口最少,是合適的泄洪的區域。設立泄洪區也是本著這樣的原則。淹沒的田畝最少,影響的百姓最少,這樣可以一較小的代價換取更多田畝的安全,保證最大限度百姓的財產和辛勞不至於被洪水吞沒。

對於泄洪區的百姓,李徽自然會親自動員解釋,給予搬遷的安排或者是損失上的彌補。儘最大的努力,給予他們補償。

濡須河的土壩其實不難,濡須河並不寬,這時候河水很淺,用土石裝滿船隻沉入河中,便可快速攔河成功,之後打樁堆土便可。

這裡是第一道防線,但這並不能解除焦湖水位暴漲的威脅。其實最大的威脅就是焦湖大堤的潰壩,水位達到一定的高度,堤壩的崩潰才是毀滅性的。

李徽是同意黃庭柏在他的筆記中記錄的他的想法的。黃庭柏經過考察和思考之後,認為將焦湖水的水位控製在一定的高度,減小大堤崩潰的危險是最可行的辦法

。而不是試圖將堤壩增高,圍堵住洪水。越是這樣,危險性越大。

配合泄洪區的劃定,這個辦法是保住大堤的最好手段,起碼李徽認為是在目前這個階段最好的手段。

所以,李徽決定在沿著焦湖大堤北側自東往西的堤壩以北設立四處泄洪區。選擇低窪地帶,形成四處泄洪帶。在對應的湖堤位置挖開削平,建造四處泄洪丘。一旦水位超過警戒的水位,多餘的湖水便會從四處泄洪丘泄入泄洪區。

這麼做便可最大限度減少洪水對堤壩的壓力。且不會因為驟然潰堤而引發巨大的洪水衝積,不會造成大麵積的潰壩垮塌,造成嚴重的後果。

除了濡須河的攔河壩之外,湖堤上的工程的量其實不大。事實上隻是挖開四處豁口,加固豁口兩側的斜坡,形成堤壩的泄洪丘便可。

而且,眼下距離汛期還有時間,計劃製定好之後,李徽決定帶著義命團的百餘人,再加上征集兩三百名百姓便可在一個月內完成這些工程。

這算是第二道預防措施。但李徽還有第三道措施,那便是趁著眼下非汛期的時間,先將焦湖的水進行一部分的清庫。挖開通向濡須河的水壩,先將焦湖的水位騰空個兩三尺下去,汛期到了之後,可以緩解更大的壓力。

這麼做其實有些風險,萬一今年大旱,這麼做的話很可能會導致用水灌溉的困難,甚至導致漁民失去生計。但是李徽還是決定這麼做。根據過去數十年居巢縣的情形,旱情極少發生,洪澇倒是幾乎年年有。倘若真要是遇到這樣的事,那隻能說也太倒黴了些。

不能因為一些極小概率發生的事情,便因噎廢食,不敢行動。況且李徽決定,等到在四月裡再相機而動。到那時,基本上能有個大致的判斷。

這些事極為耗費精力體力,也虧的李徽年輕,身體才能扛得住。加上他強大的內心和堅韌的性格才能不厭其煩的去謀劃這些事情。

對李徽而言,在居巢縣的成敗其實已經不完全是他個人榮辱的問題。而是他能否按照自己的想法和閱曆去經營好這個小縣的問題。這是一次對自己能力的大考,也是對自己的一次試煉。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