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八章 秋收大事(1 / 2)

代晉 大蘋果 3652 字 6天前

八月下旬開始,居巢縣百姓最重要的日子即將來臨。

居巢縣地處江淮之間,長江中下遊的位置,在農時氣候上其實甚為尷尬。冬天的寒冷他們躲不過去,南方的四季如春他們也沒份。北有淮河,南有大江,洪澇不斷,災荒頻發,實在不算是什麼好地方。

因為氣候的緣故,每年隻能種兩季。一季夏糧,一季秋稻而已。所以,這兩季糧食對於居巢縣百姓的生計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彆是秋收這一季,對於居巢縣百姓而言占比極重。

從稻子抽穗揚花開始,百姓們便不敢掉以輕心,每日想儘辦法守護稻田,小心翼翼的進行田間的管理。增肥,增減水位,檢查蟲害,除去雜草等等。這些事瑣碎無比,全部都需要人力為之,辛苦之極。

但這些都算不得什麼,隻要能獲得豐收,那麼所有的辛苦便都值得。

在李縣令下令進行拉繩充分授粉之後,百姓們便天天關注著這麼做到底有沒有效果。在進入八月上旬之後,稻子開始灌漿成熟的時候,他們終於發現了差彆。

並非所有人都相信李縣令的話,很多人沒有按照李縣令的話去做。於是乎,差彆便往往在僅僅相隔一條溝壟上下的兩塊稻田裡對比的甚為明顯。

經過拉繩法充分授粉的稻田裡,稻穗飽滿,紕粒甚少。而沒有這麼做的稻田裡的稻穗則紕穀甚多,從稻穗的彎曲程度來看也基本可以證明這一點。

李徽親自帶著百姓們做了一次對比,方法很簡單,隨機取兩塊田畝中的二十根稻穗進行一粒粒的數稻粒。用了拉繩之法的田畝裡的稻穗上的飽滿稻粒在八十顆到百顆之間。每根稻穗上的紕稻數量隻有三五粒。綜合算下來,平均每根稻穗上的飽滿稻粒九十三粒。而沒有用拉繩授粉的田畝中的稻穗以同樣的辦法算下來,飽滿稻粒勉強達到八十粒。

李徽粗略的算了一下,以這種增產的比例,可達到增產一成半的比例。這是個頗為驚人的比例。一根稻穗多處十幾顆稻粒看起來算不得什麼,但是整個居巢縣的增產便是個巨大的數目了。

居巢縣今年大概播種的稻穀田畝總數約莫五萬畝。良田和劣田比例大概五五開。也就是說,按照這個時代正常的產量,好壞均攤下來,以一畝地產糧三石來計算,那便是十五萬石稻穀。而增產一成半所帶來的收益便是多兩萬五千石的糧食。

這還了得?這兩萬五千石稻穀便是一萬五千石白米,那將要多養活多少人?在關鍵時候,這些米可供給全居巢縣的數萬百姓吃一個月。

這樣的增產幅度是巨大而且驚人的。李徽深刻的意識到,農業耕種技術的改進,對於這個時代是多麼的重要。一個簡單的技術推廣,便可能產生極為巨大的收益。

這其實是因為耕種技術的太過落後,所以產生的收益也很明顯。就好比一個成績極差的人,稍微點撥努力一下,便會考出一個還不錯的成績。那是因為他的起點太低,所以取得進步也很容易。到了後世,各種技術成熟,想要提高畝產量,哪怕多個一二十斤的產糧都需要重大的技術突破才成。

當然,這種預測隻是理想的狀態之下的粗略預測。事實上有不少百姓根本沒有按照李徽要求的那麼做。所以不可能全麵增產。

另外,影響產量的因素很多,肥力是否足夠,乾旱或者洪澇病蟲害都會造成產量的差異。比如施肥環節,肥力不夠的話,秧苗植株不夠強壯,分株不夠多,便會造成產糧減少。而肥力足,每株秧苗多發出一根分株,便會多處數根稻穗來。影響還是頗大的。

而對於居巢縣的田畝而言,許多都是複耕和開墾的田畝,肥力是不足的。當然這也和百姓的勤勞和偷懶有關。有的人家千方百計的想辦法拾糞挖淤堆肥,有的人家則是靠天收,自然產量會有較大的差彆。

但無論如何,今年數萬畝稻田成功的躲過了洪澇災害,在曆經漫長的四個多月的時間之後,終於成熟。田野裡一片金黃的稻田,風吹之後稻浪翻滾,令人賞心悅目。

八月十七清晨,李徽在居巢縣城西大蓮圩下的高埂上主持了開鐮儀式。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