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二章 廢立(八)(2 / 2)

代晉 大蘋果 3908 字 1個月前

……

次日上午,白發蒼蒼的琅琊王司馬昱被從琅琊王府迎接入宮,正式登基為大晉南渡之後的第8位皇帝。

司馬昱其實是不肯即位的,因為他清楚的明白那個皇位不是什麼好位置。

桓溫已經撕破了臉,之後他的行徑必然更加的瘋狂。王謝諸族明顯以保身為主,幫不了自己大忙。即位後,自己顯然要在桓溫的陰影之下行事。

司馬昱

本就是個謹小慎微之人,他也不願意去承受這樣的壓力。從內心而言,他不肯被人擺布,但是眼下這種情形卻又非自己所能左右。

但曆史選擇了他,他也無法推辭這個使命,在憂鬱和愁緒之中登基為帝。

當天登基之後進行的小範圍朝會上,在經過激烈的博弈之後,桓溫和王謝達成了朝廷官職上的妥協。

任命郗超為中書侍郎,總領中書省事務。

任命桓秘為散騎常侍,領中領軍之職。

任命桓豁為征西大將軍,開府同3司,都督荊梁雍交廣諸軍事。

任命吳郡太守6機為左民尚書,掌朝廷度支戶籍諸務。

作為交換,王彪之升尚書令,領中護軍。謝安侍中,領吏部事。王坦之升任尚書仆射,仍任門下省侍中之職。

這1次交換,桓溫1方可謂是大占便宜。

郗超入中書省,中書省負責的是納奏,擬詔,出令等職權,也就是說,郗超的任命便是桓溫將新皇司馬昱控製在手中的1個抓手。從今往後,所有出入詔令都要經過郗超之手,聖旨詔書的擬定發布也是郗超所控製。

桓秘任散騎常侍,進入門下省,牽製謝安和王坦之所掌控的門下省。另外,更為重要的是,中領軍之職的任命,那便意味著5萬中軍中的近半兵馬落入桓氏之手。

以前水潑不進的中軍,完全由潁川庾氏所掌控。現在,桓氏將軍事力量延伸到了京城之中。

桓豁的任命,是將荊州周邊5州歸於桓豁所領,進1步鞏固桓氏在荊州的大本營的實力。周邊5州,人力物力也都可以調配。此舉將大大加強實力。

至於6納被任命為左民尚書,則是桓溫為了報答吳郡士族的支持而給予的安慰獎。吳郡其餘士族,其後自然會給予各種官職,那些也都不必11贅述了。

不過,王謝大族其實倒也沒有吃多大的虧。王彪之升任尚書令,掌中領軍,尚書省全麵掌控,在京3萬兵馬的掌控權也控製在手。

謝安侍中之職雖不變,但領吏部事,便其實加了個吏部尚書的要職。官員任命升遷,中正授官都在謝安之手。也算是1種強力的製衡。

王坦之尚書省門下省各領主官之職,更加有效的掌控兩省權力的同時,也屬於占著茅坑的舉動,避免這些要職被桓溫的人所占據。

在京城,桓秘雖然領中領軍之職,但是眼下中領軍下兩萬兵馬在京口,掌握在庾希手中。其實桓秘手中並無中軍兵馬,至於何時能有,尚且不知。這也是謝安等人同意將他任中領軍的原因。

總而言之,桓溫在此次廢立之中大占上風,占儘了便宜。新皇雖非他心儀的人選,但是也出不了大岔子。最主要的是,立威的同時,將腳踏進了京城。這已經是巨大的勝利。

王謝等人雖然落了下風,但也維持住了底線,堅守住了防線。朝廷大權依舊在握,郗超和桓秘想要掀起大浪來還是很困難的。最重要的是,桓溫沒能篡奪皇位,也沒能得到他所想要的人選即位。挫敗篡奪皇位的陰謀,又能在以後掌控朝廷大局,這已經是很不錯的結果了。

這場廢立大戲之中,除了被廢的司馬奕之外,另外的倒黴蛋便是庾氏兄弟了。

桓溫堅決要求下旨革除庾希庾柔中軍領軍之權,將庾氏兄弟的官職1擼到底。理由極為簡單粗暴:新皇即位,自當有所任免,無需解釋。

不僅如此,還限令庾希於1個月內領中軍回京,否則以反叛論。

王彪之謝安等人認為,這樣的舉動必然激怒庾希,恐引發混亂,竭力阻止。但桓溫堅決要求。他根本不在乎庾希的反應,他甚至希望庾希動起手來。多年來和庾氏之間的積怨,這時候不解決,何時解決?

直到傍晚時分,這場討價還價的博弈才正式結束。雙方走出太極殿的時候,已經是夕陽西下時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