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三章 將死(1 / 2)

代晉 大蘋果 3815 字 2個月前

眾人肅然,謝安吟誦的正是王羲之所作的蘭亭集序。蘭亭詩會,參與之人當初作詩,集結為集。王羲之當場作序,是為蘭亭集序。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夫人之相與,俯仰1世。或取諸懷抱,悟言1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係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儘。古人雲:“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謝安琅琅而詠,1字不差將蘭亭集序文背誦出來。

文章不長,但卻蘊含深意,韻味悠長。用詞雖不華麗,但卻樸素清新,簡潔有力。王羲之不光是書法家,其文章水準極高,由此篇可見1斑。

謝安詠罷,舉杯道:“逸少風流,來者不可追。當浮1大白。”

眾人紛紛舉杯,共飲1杯。

王凝之眼淚滾滾,起身拱手道:“我父若在世,得見今日之情,必然欣慰之極。謝公詠序,乃是對阿爺最大的讚賞。這首序文,阿爺手書為帖。十2年前,父親臨終之時傳於我手。今日宴飲,凝之認為當取出給諸公1觀。這也是十多年來,我第1次將其公之於眾。”

眾人聞言紛紛叫好。李徽頗為驚喜,沒想到今日能見到王羲之的蘭亭集序的真跡。在後世,有人質疑流傳的蘭亭序真跡的真實性,吵得不可開交。但今日自己所見的,1定是真跡了,那是無可質疑的。能得見曆史上著名的書畫真跡和真人,那應該是穿越者為數不多的福利之1吧。

王凝之匆匆而去,不久後攜長條錦盒而至。在王獻之的幫助下,兄弟2人站在高處將蘭亭序帖徐徐展開。所有人都眯著眼看著這幅字,發出嘖嘖讚歎之聲。

雖然相距有些遠,但是從李徽坐席角度看過去,卷軸上的字體個個清晰。陽光照在那卷軸之上,每個字都似乎在紙上跳動著,富有生命力,散發著人文的光輝。

李徽輕聲道:“今日,算是大飽眼福了。”

謝道韞在旁輕聲道:“當年我便大飽眼福了。”

李徽笑道:“阿姐這是炫耀麼?”

謝道韞道:“就是炫耀,怎麼?你不服氣麼?”

王凝之展示了1會,小心翼翼的將卷軸卷起,用絲帶捆綁好,放回錦盒之中。然後雙手捧著錦盒,來到謝安麵前。

“謝公同我父多年相交,彼此欣賞。當年蘭亭之會,又是共同參與者。我父性子淡泊,當年辭官歸隱,本想享山樂水,無奈生了重病。他老人家病重之時,謝公不遠千裡前來探望。老1輩的交情彌足珍貴,凝之等眾兄弟1直感念謝公和我父當年情誼。今日我代阿爺將此蘭亭序書文贈送謝公,1則賡續謝公和我父之間過望的友情,2則當世也隻有謝公配得上藏有這幅字。還請謝公笑納。”王凝之沉聲說道。

謝安詫異之極,連連擺手道:“使不得,使不得。這如何使得?如此珍貴之物,老夫不敢收。”

王凝之沉聲道:“謝公,凝之乃真心實意代阿爺將此帖相贈。我阿爺何等人物,天下讚譽,德藝雙全,為天下表。然凝之和愚弟眾人,碌碌無為,無1人能有阿爺半點風儀,慚愧無地。這副字,留在我們兄弟手中,其實並不相配,那是明珠投暗之舉。唯有贈送給謝公,那才是正經歸宿。還請不要推辭。”

謝安還是拒絕不肯受。王彪之嗬嗬笑道:“安石,既然凝之他們真心相贈,你就收下吧。你同逸少本就是誌同道合之友,當年蘭亭之會又是你舉辦的。若無當日之聚,何來逸少此帖?這也不是什麼貴重之物,無非是1副字罷了。逸少留下字帖甚多,他們兄弟手裡也並非沒有其他逸少遺作。唯此作最適合留存之人便是安石了。收下便是。”

眾人也紛紛點頭,表示同意。

以謝安的精明,怎不知道王凝之今日之舉彆有深意。他或許想求和解,或許他已經聽到了些風聲。話說王凝之的母親郗璿是郗超姑母,也許他們已經從某種渠道得知了桓溫重病的消息,知道局勢將變。這是在提前的彌合之前的裂痕,為將來打算了。

想到這1層,原本打算堅決拒絕的謝安卻做了決定,要接受王凝之的贈送。因為謝安認為,這確實是1個團結內部的好機會。他不計較王凝之之前的行為,琅琊王氏依舊是自己第1要團結的對象。即便桓溫死了,王謝聯盟也1樣需要存在。自己需要琅琊王家的支持。王彪之年紀大了,其子譽之又是個殘廢,琅琊王氏終究會由東府執掌。團結王凝之便是鞏固王謝聯盟,自己將來在朝中行事,推行1些政策和措施也會容易些。

更何況,謝安本就喜歡書法,他自己的書法便是學王羲之的字體。在書法上,其實和王羲之是半師半友的關係。這蘭亭字帖謝安早年便品鑒過,甚為喜歡。今日王凝之相贈,謝安其實是很樂意收下的。

“既然凝之如此盛情,王翁也如此說話,安石便卻之不恭。這幅字老夫暫且收下,代為保管。他日凝之等兄弟若是想要取回,老夫雙手奉還便是。”謝安笑著說道。

王凝之大喜,今日目的已然達到。通過此次宴飲,修複和謝安的關係。贈送父親字帖雖然有些肉疼,但隻要謝安收了,以前種種便1筆勾銷了。今後的事情便好辦多了。

當下上前,親自將字帖交

到謝安手中,拱手退後歸座。

酒宴繼續,漸入佳境。眾人飲酒暢談,漸有熏熏之意。於是乎便有人提出效仿當年蘭亭之會寫詩,1時得到眾人紛紛同意。

於是,以謝安開始,謝安作了1首5言詩。詩曰:相與欣佳節,率爾同褰裳。薄雲羅陽景,微風翼輕航。醇醑陶丹府,兀若遊羲唐。萬殊混1理,安複覺彭殤。

眾人轟然叫好。

接下來眾人11作詩,或5言,或4言,吟誦出來之後,眾人都是鼓掌叫好。

李徽不明白這些人在叫什麼好。這些詩寫的晦澀難懂,味同嚼蠟。這種應景之作,本就拙劣。又要強行加入些玄妙晦澀之言,便更是令人莫名其妙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