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四三章 震動(2 / 2)

代晉 大蘋果 3748 字 1個月前

夕陽西下,淮陰南城門外,李徽和陶定站在白雪皚皚的大道上。4周山野1片莽莽,積雪覆蓋的大地在夕陽下染上紅色的邊緣,甚為壯觀。

“李大人,下官此次前來,耳聞目睹之事,令下官深受震動,也頗為愧疚。下官要向刺史大人坦誠心跡,在此之前,下官確實以為刺史大人的行為是在收買人心,無視法度,吞沒官員私產。為此,下官還曾上奏朝廷。但今日所見所聞,以及聽刺史大人1番言語之後,下官才知道自己大錯特錯了。刺史大人身正行直,確實是為了徐州百姓考慮。實乃令人敬佩之舉。下官慚愧之極。下官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愧疚萬分。”陶定拱手沉聲說道。

李徽嗬嗬笑道:“陶太守,不必說了,這些事我都知道。不過這算不得什麼。我李徽絕非小雞肚腸,打擊報複之人。許多人對我不了解,產生了誤會也屬正常。我隻是不希望徐州之地混亂困頓,百姓日子艱難,民心渙散。徐州之地乃我大晉東出要地,你也知道,我們和秦人勢必會有1戰。我徐州首當其衝,將來是必要成為戰場的。本官責任重大,必須穩固徐州,保證百姓安定,否則何以對抗強敵?我的種種舉措,並非為了針對什麼人,也不是為了博什麼虛名,而是因為大局在此,不得不為。行事或許過激,引發疑惑不滿,那也是無可奈何。因為我們的時間不多了。”

陶定點頭歎道:“下官慚愧。大敵當前,下官等卻行營苟之事,何等卑劣。”

李徽搖頭笑道:“陶太守也不必如此。據我所知,陶太守還是在海陵郡做了不少實事的。比如發展海鹽,助農興桑。海陵郡的百姓們日子也算過得去,徐州之地,唯有海陵郡還算是安穩的。這些本官都是知道的。隻是,那還不夠。當約束屬官,控製他們的行為,要以大局為重。否則,1切所得,都會灰飛煙滅。過去的1切,都不必再說,本官也不會追究1些事情,但之後,有些事需要收斂,要同本官1起合作。這才是大局。”

陶定點頭道:“下官謹遵教誨。下官已經下了決定,回去後,便籌措款項,推行刺

史大人助農之策,為百姓們多做些事情。讓百姓安居樂業,我徐州方可穩定。之後麵對強敵,才不至於混亂。”

李徽點頭笑道:“不愧是名門之後,能夠迅速認識到這1點,頗有祖風。陶太守,我們徐州官員1起努力,徐州之地必然不同。令祖當年治理荊襄,荊襄1帶‘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民心穩定,兵馬強勇,可謂是治理的典範。本人對令祖陶翁的德行甚為欽佩,也希望能將徐州治理的如同當年荊襄1般。陶太守定能助我1臂之力。”

陶定輕歎道:“世人都在頌揚我阿翁的隆德,我這陶氏子孫卻忘了。真乃大不孝。我阿翁當年起於苦寒之間,1直教導我陶氏子孫不忘本分。我卻忘了他老人家的教誨。實是不孝啊。羞愧之極也。”

李徽嗬嗬笑道:“令祖陶公之成就,確實無人能及。想要達到他的境界,當然很難。陶太守倒也並非是什麼不孝。隻是我大晉風氣變了,人自然也會受到侵染罷了。誰能如陶公當年為了我大晉社稷的穩定,毅然決然的做到能在威名正盛之時急流勇退呢?怕是沒幾人能做到吧。光是這1點,便足以流芳百世,甚至可稱聖賢了。”

陶定吃驚的看著李徽道:“李大人當真是這麼認為的?覺得我阿翁是為了大晉大局才急流勇退的麼?”

李徽笑道:“我隻是瞎猜。以陶公之威名,他大可雄踞於外。但我想,也許是出於1些原因,陶公認為,自己擁兵於外,朝廷會有所猜忌,引發不必要的恐慌。所以才會為了大局而舍棄1切。這種境界,誰人能及。其後桓大司馬便是1個很好的對比,桓大司馬的所為,和陶公之行相比,便判若雲泥之彆了。所以,世人欽佩陶公,不光是因為他的巨大功勳和地位,怕更因為是陶公能夠為了大局而放棄私利的無私舉動吧?反正我是這麼想的。”

陶定怔怔看著李徽,忽然跪地向李徽行大禮。

李徽忙道:“這是做什麼?快請起。”

陶定起身道:“我行大禮是感謝李刺史能夠知道我阿翁當年的高風亮節。世人都不解此事,或有各種猜疑。但李大人說出了真相。我阿翁曾同我的叔伯們說過原因,寒門之族,終不為世家所容。引發猜疑和恐懼,終同我阿翁為國儘忠,守護大晉大局的初衷相悖。既然如此,何必貪戀權勢。故而毅然歸隱。李大人能知此意,令下官感動欽服。便是我,也是3十多歲才明白了這個道理,也曾埋怨阿翁當年放棄1切的舉動,令我陶氏子孫不能有更好的發展。下官的境界和李刺史的境界也是如雲壤之彆啊。慚愧。”

李徽微笑點頭。果然,自己的猜測是正確的。也難怪謝安當初吞吞吐吐不肯說出原因了。因為大族排擠的事情,終究不好啟齒。麵對1個立下如此功勳的人物尚且不能容,這事兒說出來並不是什麼光榮的事情。寒門小族成就再高,也是被這些世家大族所鄙夷的。

陶定告辭而去,李徽不知道他所言是否是真。但起碼,他今日是受到了震動。自己身在徐州,還有許多事要做。整飭吏治並非自己能力之內的事情,也會給自己帶來許多的麻煩。此刻要做的是團結1切可以團結的人,如陶定這樣的官員,也是可以團結的。

至於他到底私下裡做了什麼,是否縱容包庇了匪徒做了壞事,得了多少好處這些事,其實大可不必去深究。有些事,隻需點到為止,隻要治安穩定,事情能夠推進下去,不在背後使絆子,李徽便不會去吹毛求疵的去找他們麻煩。

百姓確實受苦,但亂世之中,天下皆苦。1些事情到處都在發生,自己又能如何?拋棄1些不切實際的聖母心,自己會更輕鬆些。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