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仲堪和楊佺期2人起兵,其實屬於助拳而來。此次攻城,兩人其實也打定了主意隻是協助。誰都不希望自己的兵馬傷亡太大,當個冤大頭,將自己的兵馬葬送於此。
特彆是楊佺期,他和殷仲堪不同。殷仲堪出兵的另1個原因是為先帝討還公道而來,所以頗為賣力。而楊佺期則是完完全全的助拳而來,他是被桓玄說服而來,賣的是桓玄的麵子。這件事,他的父親梁州刺史楊亮是持反對意見的。
楊亮認為,這是王恭和司馬道子爭權的紛爭,楊氏父子不必摻和進去。雙方皆非仁義之師,讓他們自己去鬥便是了。荊襄梁益兵馬隻需自持,靜觀其變便可。
不過,桓玄出麵,楊氏父子卻也無法拒絕。楊氏父子當年在桓溫麾下,桓溫待他們不薄。如今楊氏父子皆為刺史,已然崛起。桓氏式微,隻有小公子獨立支撐,怎可不尊舊主。出於這樣的原因,楊佺期才出兵參與此事。
但楊亮也派人送信給楊佺期,叮囑他萬萬不可將豫州兵馬全部搭進去。1旦失去手中兵馬,他這個豫州刺史便也不保了。楊亮告訴楊佺期,可助其聲威,但不可深陷其中。彆人要拚命,讓他們拚去,不可落得泥足深陷,損失慘重。就算此次勤王成功,王恭那樣的人也未必能夠容人,不能全信他人。
楊佺期自己其實也是個有主張的人。起初他對王恭起兵是抱有些許的同情和讚許的。王國寶等人的倒行逆施他也有所耳聞,楊佺期的夫人出身譙國羅氏,不久前家族中的幾名官員被王國寶所殺。雖然說和他們關係淡泊,並不親密,但這終究是1筆賬。王恭討伐王國寶,他也是心中讚同的。
這也是他說服自己的理由之1。
但王國寶死了之後,王恭拒不退兵,也不肯和司馬道子和談,楊佺期是很不滿的。那日當著王恭的麵,兩人也起了爭執,鬨的有些不愉快。
楊佺期早已決定,此次在南城的進攻隻是淺嘗即止。若能花費1些可接受的代價攻克南城便也罷了,若是損失太大,攻城受阻,則沒必要去白白消耗自己的兵馬。畢竟,王恭的北府軍才是主力。56萬北府軍攻東門,自己和殷仲堪吸引了數萬守軍,攻破城池應該不是難事。
鑒於種種考慮,在遭受猛烈的打擊和傷亡之後,楊佺期下令暫緩進攻。兵馬在城下呐喊叫嚷,放箭射擊,但是並不發動猛攻。以牽製為主。
如此1來,場麵倒是熱鬨。兵器交擊之聲,叫罵呐喊之聲震耳欲聾。但真正有威脅的進攻卻並沒有發生。
南城如此,西城的進攻也乏善可陳。倒不是殷仲堪不肯進攻,而是殷仲堪也有自己的考慮。他此次出兵是為了給司馬曜討公道而來,王國寶死不死他倒是不在意,他在意的是攻進建康之後查清楚司馬曜的死因,將弑君禍首懲辦。
但是,殷仲堪知道,此次出兵其實是亂了大晉大局的叛亂舉動。王恭有野心,他的動機不純,很可能會有自己不想看到的事情發生。若是王恭有篡奪之心,顛覆了大晉的話,自己豈非不但不是報答先帝司馬曜之恩,反而成了罪人。這是其1。
其2是,就算王恭沒有其他的想法,攻破京城這件事也將是叛逆之舉。但凡領軍攻破建康,這個汙名便會永遠跟隨自己。自己可以出兵,可以協助,但是破京城這個汙名自己不能承擔。讓王恭去破城吧,反正他恐怕也不在乎這些。
這樣1來,西城和南城的兩支兵馬雖然想法各異,但卻殊途同歸,做出了同樣的選擇。兩支兵馬在進攻開始不到1個時辰之後,都不約而同的轉變成了佯攻模式。雷聲大雨點小,卻都不肯下死命進攻。
本來京城的防禦體係便極為堅固,防禦的兵馬便人數不少。進攻方又各懷鬼胎。這讓這場本應該是極為激烈,甚至是慘烈的攻城戰幾乎成了1場鬨劇。
楊佺期和殷仲堪都不肯出全力的情形下,城頭壓力驟減。這讓重點防禦東城,導致西城南城上雜牌軍居多,成為最薄弱和被突破之處的擔心反而變得多餘了。
但無論如何,楊佺期和殷仲堪吸引了超過3萬守城人力在城頭。確實為東城的主戰場分流了守城方的力量。
所有的壓力來到東城戰場,來到了王恭這1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