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她托太後找我?(1 / 2)

陳樂笑著點頭答應。

待陳樂點頭之後,嬴政拉著王賁離開。

他們走後,莊襄王忽然道:“寡人長期在趙國作人質,命途坎坷,不過也是這段經曆,讓寡人體會到民間疾苦。如今當了國君,每日都在提醒自己須體察民情,為政寬和。”

說著,他又歎了口氣:“寡人本不願大施征伐,不過呂相國說的對,你若不犯人,人便來犯你。在這眾國爭霸的時代,唯一生存之道,就是以武止武。”

陳樂忍不住暗忖,若不是呂不韋的慫恿,莊襄王隻怕絕不會輕易對東方諸國用兵。而呂不韋之所以能把他說服,皆因東周約從諸侯,密謀滅秦。

東周君的舉動,無疑幫了呂不韋一個大忙。

莊襄王的話音一落,呂不韋便開口道:“大王,這是迫不得已之事,東方諸國均有亡秦之心,絕不可坐視不管。”

“東周雖隻擁有區區洛陽穀城等七縣之地,卻恰好擋住了我們往東必經之路。說生死存亡,實不誇張,請大王明察。”

莊襄王露出一絲苦笑,沒有說話,似仍在猶豫,場中的氣氛沉重了起來。

見狀,呂不韋正色道:“大王,一念興邦,一念亡國,在此事上,切不可猶豫。趁眼下孝成王剛剛身故,又逢韓人積弱,實在乃是千載難逢的良機,若白白錯過,日後必定追悔莫及。”

莊襄王歎了口氣道:“滅周的事,相國放手去辦吧。”

朝呂不韋說完,他又轉向陳樂道:“寡人和呂相國商量過了,滅周的事,對桓惠王有著切膚之痛,空口白話,勢必不能叫他安心,不如省點氣力,把目標放在其他各國身上。寡人知道陳樂你才智過人,因此準你便宜行事。”

陳樂連忙點頭。

這時,呂不韋又向陳樂提醒道:“五國之中,燕趙正在交戰,自顧不暇,可以不理。其他三國,尤其齊楚兩國,你必須要說服他們相信,滅周一事,隻是自保,並非是大秦侵略各國的前奏。”

見陳樂神色不變,呂不韋又補充道:“而齊楚兩國中,又以楚人較為容易對付。你大可向孝烈王示好,若能結成聯盟,是最為理想的結果。政太子年紀漸長,可為他定下親事,聽聞孝烈王的幼女生得花容月貌,隻比太子長上兩三歲,如能定下婚約,便可以此來安楚人的心。”

他也算思慮周全了。

雖然陳樂有無數人會為他遊說,比如他說的楚國,便就有假的李園,是堅定的站在陳樂這邊的。

又如齊國的田單…

不過陳樂還是點了點頭,表示一一記下了。

莊襄王一直在留意著陳樂的神色,見狀他似乎有些猶豫,開口說道:“寡人知道陳樂你英雄了得,若非是不得已,絕不愛使陰謀詭計,可惜如今這局麵,便是寡人有很多不想做的事,亦不得不做。”

沒想到莊襄王會這麼說,陳樂趕忙道:“大王誤會了,小臣隻是在想,該由哪一國先開始而已。”

呂不韋準確的把握了莊襄王話中的深意,皺眉問道:“大王可是想到了陽泉君?”

聽到呂不韋的話,靚仔樂心底是真的佩服。他的年紀不算小了,卻保持著過人的精力和旺盛的鬥誌,果然有夢想的人,全都了不起。

聞言,莊襄王臉上浮現出一抹無奈之色,點頭道:“說到底他終是太後的親弟弟,當年若非有他出力,太後恐怕也未必會視寡人為子,說動王父策立寡人為嫡嗣,如今寡人卻要對付他,太後定會非常傷心。”

見莊襄王目露悲傷,呂不韋忙從坐席上起身,走到場中,下跪叩首道:“大王放心,不韋定會小心處理此事,除非左相國真的謀反,不然便不會大動乾戈,說不定還可瞞過太後,不擾亂她的清靜。”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