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困龍落平陽,潛龍出丹楊(2 / 2)

新語新編 山重疑路 7099 字 3個月前

送到後宮。

要是男孩的就更慘了,

不是被拉去修宮殿被打死,

就是被拉去鎮民變被打死。

路上的人流隨著悲憤越聚越多,

很快就又成了民變,

又是血滿平陽。

劉聰灰溜溜的跑回了皇宮,

這一趟出宮,

威風沒有耍到,

反倒又加了不少仇恨。

幾天過後,

民變算平息了,

但平陽城的人口,又少了一大半,

原本還趁著晚上出城逃跑的人,現在大白天就直接攜家帶口的闖關了。

劉聰發現自己陷入一個死循環——

他越不讓百姓走,

百姓就越要走,

百姓越要走,

他就得出兵攔截,

一出兵攔截,就會起衝突,

雙方的仇恨又會更深,

然後仇恨越深,越要走。

劉聰無奈的又把劉粲喊了過來,問道,

“阿粲,你看到了沒有,

短短的三天事情,

平陽又空了一半。”

劉粲也知道這件事情,他又辦砸了,

但現在他又不能認輸,

畢竟

“父皇,依兒臣看,

這事情都是司馬鄴賊心不死,

一定是他暗中聯絡那些舊臣,

煽動不知情的百姓,

好彰顯他的威風。

還有郭默趙固這些反賊,

天天就打著司馬鄴的旗號,

要是司馬鄴一死,

那百姓就知道天命在誰了。”

劉聰點了點頭,他也不願意承認是他們父子倆太蠢——用了兩個大將軍劉曜、石勒,全是反骨砌成的。

在爺倆的掩耳盜鈴中,什麼都不知道,隻想著安安生生過完後半輩子的司馬鄴,被定了幾十條的謀反大罪。

就這樣,在建興五年(也是建武元年)的十二月,西晉的最後一個皇帝司馬鄴,在自己十八歲生日之前,先獲得了一個祭日。

司馬鄴的死,迅速的引起了連鎖反應——

涼州刺史張寔和秦州的司馬保聯合到了一起,還糾集了一眾羌胡,要順著渭河,威脅關中,劉曜也因此不得不調頭回去。

與此同時,

石勒的後方,幽州也亂了起來。

段末波實在是等不到自己的堂兄段疾陸眷自然死亡,闖進帳中,結束了段家最窩囊的單於的一生。

段末波還在他義父石勒那裡,學了一套官場欲揚先抑的韜略,和叔父段涉複辰謙讓了一番——

表示自己的才能不足以擔任段氏單於,

當然這也就謙虛一下,

他聽義父說過,

人家衣冠華族那邊,

要篡位的時候,

都要南邊讓五次,西邊推四次,

最後不得已了,

才坐上去的。

可誰承想,

段涉複辰是個實在人,

段末波才剛剛讓了一次,

段涉複辰就當真了,

哢嚓一屁股就做到了單於的位置上。

段末波還沒動手,

更好的動手機會,

就從薊州趕了過來——

段匹磾帶著兵馬來給段疾陸眷奔喪來了。

這消息傳到石勒這裡,石勒自然是命石虎留下少部分人,大軍一起都到了襄國,等待著段家兄弟打完了,一舉吞下幽州。

兩個大反骨的退出,也給了劉聰劉粲喘息的機會,劉粲集合最後的兵力,把在二郡遊蕩的郭默趙固驅逐出境。

而與此同時,建康城裡也聚集了各州推薦上來的秀才,等待著尚書台的策試。

作為新任郎官的王羲之也在這次考核之內,

這些天,學堂改庠序,還有幫著太子什司馬紹建立太學,招募博士的事情,已經把他忙瘋了。

居然把和溫嶠的三日之約,一推再推,一下子就推到年末。

這天實在是推不下去了,

王羲之才拖著疲憊的身體,頂著兩個黑眼圈,來到了溫嶠的花船。

剛到了秦淮河邊,

王羲之就被眼前的景象嚇了一跳,

原來那些站起來都碰頭的玲瓏花船都不見了,河裡都是二層樓高的精致花船,

就連沿河的橋,也在這一個多月時間裡,變得高大恢宏起來了。

王羲之一眼就看到了河岸邊的周縉,把他一把拉過來,問道,

“你們周家這一個月乾什麼了?

這變化也太大了吧?”

周縉笑了笑,說道,

“叔父說了,

這叫投桃報李,

你們琅琊王家夠意思,

咱們義興周家也不差事,

一門五侯,

王家都把事情做到頭裡了,

咱們義興周家能沒點表示?”

王羲之看著眼前的景象,問道,

“你是說,

這些事情都是你們周家做的?

花了不少錢吧?”

周縉不以為然的說道,

“看你這話說的,

不就外道了嘛。

錢不給自己人花,

留著乾什麼哪?

造反嘛?”

王羲之擺了擺手,說道,

“這個笑話不錯,

但你們周家還是彆講的好。”

誰知周縉一拍胸脯,大喇喇的說道,

“義興周家,講得就是一個義氣千秋。

哪怕以後你們琅琊王家要造反,

我們義興周家,也必定生死相隨。”

王羲之趕緊捂上周縉的嘴,說道,

“你這話說的,

十個腦袋都不夠砍。”

誰知道周縉嘿嘿一笑,撥開王羲之的手,說道,

“誰不知道啊,

這大理寺的衛老爺子,可是逸少你的親外祖父。

他老人家上嘴唇一碰下嘴唇,

連東海王的罪都能治得了。”

王羲之擺了擺手,說道,

“現在你們周家雖說是翻了案,

但也難免遭你嫉妒,

還是低調些好,

不然無意間得罪了人,都不知道。”

周縉不以為然的笑了笑,說道,

“我現在想通了,

什麼吳國,什麼孫家。

他們對我們的義興周家始終像是在防賊一樣,

隻有你們琅琊王家才是真心換真心,

要是換了彆的家,

造反了兩次,

兩次啊?

還能一門五侯?

一門給你留五個人,

就是法外開恩了。

你說,我們義興周家,能不死心塌地的跟著你們琅琊王家嗎?”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