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關鍵的是,齊國讓人救它嗎?
到那時,齊王都自身難保,更遑論其他了。
誰能想到齊國偌大一國,居然全都在反王!
“所以,不修武備,成了他們唯一的遮羞布,至少沒有了大軍,他們也沒有了能力去推翻齊王建!”
到田單複國後,田法章又與田單不合,導致了田單的出走。
這是齊國的一座名城,一座能扶大夏於將傾的名城,作為田單的繼任者,即墨大夫何嘗不想效仿田單,重新帶著齊國崛起呢?
可是就如同他本人一樣,沒有人去問過他姓甚名誰!
他隻是在追尋著前人的腳步,有著前人的傲氣,卻沒人告訴他,他該怎麼去做才能救齊。
從齊威王開始,齊威王與孟嘗君的不合,開啟了王室的內鬥,田文的後半生一直在致力於攻訐齊國,導致了齊國幾近滅國,然而齊國卻沒有因此吸取教訓。
漢有八王之亂,齊國雖小,但是亂的可不止是八王啊!
整個田氏幾乎所有人都在對抗齊王,齊王的王令能不能出臨淄,言晏都持懷疑的態度。
第二任即墨大夫則是名震天下的田單,也是靠著即墨城完成逆風翻盤,複辟齊國的人傑,後被封為安平君。
“即墨大夫他們不知道嗎?”典慶還是不能理解齊國的這種情況。
除非齊王建和君王後有能力以雷霆之勢,犁庭掃穴,瞬間拿下所有齊國王室,重整朝綱,否則誰也救不了齊國!
即墨大夫是他的官職,也成了壓在他身上的一座讓他喘不過氣來的大山。
這種情況下,齊國的那些官員,又能做什麼呢?於是貪腐,得過且過的風氣自然也就在齊國彌漫了。
清官難斷家務事,更何況是王室之爭呢?
王權之爭,誰參與誰死!
而沒了事做的宗親們自然就開始想儘一切辦法去賺錢,隻要錢夠多,哪怕不能推翻齊王,在齊王要動他們的時候,他們也能攜款跑路。
前兩任即墨大夫都如此優秀,可想而知作為接任者的壓力有多大。
“他們知道,但是卻無力去改變!”言晏歎息。
言晏搖了搖頭,“安平君都做不到的事,我們又如何能救呢?”
田氏之間的內鬥比趙國邯鄲和代郡的矛盾要來得更嚴重!
尤其是內亂的根源居然還是王室兄弟手足長輩之間。
他們想要接近齊王,那就需要有人舉薦,而能舉薦他們的又是那些宗親,這又讓他們如何能做到賣主求榮呢?
擺爛也就成了整個齊國的現狀,有才有能之人,大多也都會選擇離開齊國。
秦國蒙驁一脈不就是齊威王時的齊國將領,在齊威王和田文鬨翻之後,蒙家就看清了這一點,所以逃離了齊國。
也是從齊威王和田單鬨翻之後,齊國也再沒有出現過一位大才!
在此之前,齊國的名相名臣,那是如雨後春筍一般,取之不儘用之不竭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