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到迎檢工作中來,孔雀宮項目的施工現場,一天一天在發生著變化。
尤其是新星負責接手的幾個樓棟,物料堆場整齊了,臨邊防護全部補充到位,連外腳手架的綠色安全網也換新了。
多半個場區麵貌為之一新。
崔會民每天站在項目部二樓的辦公室,工地上發生的變化全部看在眼裡。
嗯,照這麼整改下去,再有個七八天,也就差不多收拾出來了。
那時候檢查的再來,項目混個中遊的成績,順利過關不成問題。
崔會民心中默默的想著。
...
“唉,老何那邊不給力啊!”阿豪滿頭汗的進了辦公室,把安全帽往桌子上一扔,氣鼓鼓的說道。
老何,就是指和潤勞務的經理何濤。
“怎麼了,還是整改的人不夠是嗎?”劉平安問道。
“是啊,開始兩天還行,出了不少人跟著整理現場。這兩天人越來越少了。打電話給他,就推脫說人員不夠,都在作業麵上乾活呢。不願意再加人了。”阿豪灌了一大口水,接著說道:“新星那邊都整的差不多了,和潤這邊還差得遠。”
“好,我知道了。我打電話給他。”劉平安說著,拿出手機撥給了何濤。
和潤這邊整改人數少的問題,在上次會議結束後的幾天裡,逐漸暴露了出來。
新星那邊整改的熱火朝天,和潤這邊則是雷聲大雨點小,態度特彆好,就是不怎麼上人。
其實對和潤表現出來的狀態,劉平安是有一定的預料的。
當初剛拿到檢查方案的時候,劉平安趁著午休時間去找過倆家勞務的經理,楊金民那邊展現了高度的配合意願,何濤這邊則是勉勉強強才答應下來。
“喂,劉經理。有什麼指思(示)?”何濤的聲音從電話中傳出來。
這個快五十歲的男人,普通話的口音特彆重。
“老何,談不上指示。就是跟你溝通一下,迎檢的工作準備的怎麼樣了?”劉平安說道。
何濤那邊略微頓了頓:“...都在按照咱們總包的要求做著呢。我這幾天也都在現場盯著。你放心,肯定…”
劉平安出言打斷了他:“老何,咱就不說虛的了。我覺得整改的人員數量還是少,目前效果並不明顯。你也明白,崔經理非常重視這次檢查,你們和潤可彆掉鏈子啊。”劉平安知道,搬出來崔會民壓這些勞務,是最好使的。
並且他也不是誇大其詞,崔確實重視這次檢查。
“唉,劉經理啊,不是我跟你倒苦水,”何濤那邊歎了口氣,“現在真是壓力太大了。去年年底恒遠他們要錢堵門,我們和潤沒鬨吧?這都過完年了,款項隻結了三成。這次迎檢,項目上又要求投入這麼多人力物力的整,我們實在也是扛不住啊。劉經理你多理解理解我們的難處。”
劉平安明白何濤的處境。
去年和潤那邊很給力,在年底付款的事情上沒鬨,等於是幫了項目一把。聽說年後公司籌措了一筆資金給他們付了三成的款。
但這個支付比例,真心不高。
另外搞過工地的都知道,每次迎檢的時候,如果花大力氣整治現場的話,是要投入很多的人力物力的,這都是白花花的錢。
尤其是,一年到頭的檢查可不止這麼一次。
雖然說雙方合同中包含了安全文明施工費,但也是遠遠包不住的這筆支出。這也是很多勞務不願意配合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