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河繼續提醒說道。
沈玉秀恍然大悟:“這個當然有了,到那天給你跟琳琳置辦上一套新衣服,你們去照個相,然後再去領證就行了。”
“接親一般就是借個自行車去,遠的話就做公交車,男方把媳婦接回家。”
“不過咱們這樓上樓下的,你又用不著自行車,到那天去把琳琳接下來就行了。”
“對,人家現在還講究什麼三轉一響呢,什麼自行車,手表,縫紉機,還有收音機是吧。”
沈玉秀思索著說道。
李長河嘴角忍不住抽搐了一下,除了縫紉機家裡沒有,其他的全都有。
不光有收音機,還有電視機呢。
縫紉機主要是用不到,沈玉秀算是知識分子,不會那種手工布藝的活。
“這些咱們家裡都有了,我看直接給錢吧,到時候拿三千塊錢,給他們兩個,他們自己看看願意買什麼就買什麼。”
李立山這時候開口說道。
李長河有些無語,他知道爹媽手裡有一大筆錢,是那些年的賠償,按照工資補償發放的。
以李立山和沈玉秀的工資標準,七八年下來,兩個人的補償金絕對破萬了。
果然,男人有錢就是大方,結個婚開口就是給三千。
“錢就算了,我手裡有!”
李長河也不差錢,他手裡還有四千呢,雖然有一部分還沒到手。
“對了,咱們請不請客,比如說有沒有親戚朋友來吃席?”
李長河遲疑了一下問道,他也不知道這個年代還有沒有吃席的傳統。
老李家這邊,親戚朋友不多,李立山的家人,早些年戰爭失散了,也不知道還有沒有。
他是後來被李長河的外公家救下來,然後看李立山當年讀了些書,直接招了當女婿的。
不過李長河的外公開明,沒有讓李立山當上門女婿,因為他有兒子。
然後李立山跟沈玉秀兩個人一路扶持考上大學。
也正是因為李長河外公的開明,李立山和沈玉秀當時定的成分是貧農,而不是沈家的富農。
因為按照當時的政策,地主及資產階級子女嫁入中下貧農家庭且勞動滿一年,即可轉化為對應家庭身份。
沈玉秀跟李立山結婚是建國前,且當時已經參加工作,也就是借著這個條件,李長河他們家是貧農家庭的乾部。
哪怕後來李立山兩口子作為知識分子被勞動,但是也不是最慘的那種,而是待遇相對還好的那種。
而李長河外公外婆去世的早,建國沒多久就去世了。
他其實還有兩個舅舅的,不過一個五十年代壯烈了,另一個倒是當了乾部,但是這些年也被勞動了,不知道去了哪裡。
因為沈家的成分一般,不是貧農。
說實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