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 拉加州財團上車!(2 / 2)

“聯邦德國咱們不說,他們現在處在跟蘇聯對抗的前線,而且周圍有英法等西歐國家的扶助,他們境內,沒有特彆好的投資機會,東部財團摩根,洛克菲勒那些早就在那邊紮根了。”

“反倒是東瀛,在我看來,如今機會很多。”

“這些年,東瀛經濟的發展勢頭很猛,但是反過來,它的貨幣跟資產,跟它目前的經濟並不對等。”

“諸位,這十多年,東瀛的經濟總量一躍而成為世界第二,但是到目前為止,它都沒有開放它的金融貨幣體係,你們要知道,在資本世界裡,這是不正常的。”

“1978年的時候,日元對美元的彙率在177左右,但是現在,他們暗中操控彙率到了250,甚至在4月份的時候,彙率是260日元兌換一美元。”

“這說明什麼,東瀛政府在有意識的貶值日元,以此加強對海外的貨物出口!”

“而這種操作,本質上其實就是政府下場幫著他們的財閥,吸米國和歐洲的血。”

“彆忘了,米國可是東瀛的第一大貿易國,每年東瀛的出口總量,米國這邊占據了百分之七十以上。”

“憑心而論,這種情況,諸位能忍嗎?”

李長河認真的說道。

而在場的眾人,則是陷入了沉思。

“所以,你是覺得,我們一定會讓東瀛放開金融市場,彙率自由?”

詹姆士這時候正色的問道。

李長河笑著點點頭:“當然,這是必然的!諸位應該研究過裡跟總統的經濟言論,他的態度更趨向於自由經濟,把經濟回歸市場,反對國家乾預。”

“在這種情況下,東瀛政府這種暗中操控彙率偏幫國內市場的行為,跟總統閣下的經濟政策是不相符的。”

“當然,拋開這一點,我們隻單純的看一點,身為全球第二大的經濟體,東瀛到現在封閉著國內的金融和貨幣體係,你們覺得,這個跟它的經濟體量搭配嗎?”

“事實上在我看來,接下來東瀛自己也會謀求改變,經濟體量到達了一定的程度,必然要出現的一個方向就是貨幣國際化。”

“而貨幣國際化的前提,就是放開金融市場,市場彙率和自由流通。”

“而一旦啟動貨幣國際化,日元的價值隻會升高,而不會貶值。”

“因為隻有貨幣價值升高了,它才有國際市場,國際上的買家才會接手日元,用它來國際支付。”

“你這個隻是預判,如果對方堅持不開放呢?”

詹姆士對麵,富國銀行的代表馬修斯皺著眉頭問道。

“這就是我要說的第二個原因,諸位,東瀛是二戰的戰敗國!”

“諸位應該很清楚,當一個人有了錢之後,他想要做什麼?融入上流社會!”

“就像在加州,當一個人有了錢,他會支持議員競選,他會積極參加各位舉辦的各種宴會,甚至於跟各位搭上關係,然後慢慢的融入到加州的上流群體之中。”

“這是人的共性,總想進入最頂級的圈層。”

“其實國家也一樣,東瀛是二戰的戰敗國,從法理上來說,他跟米國甚至英法是不平等的,在國際事務上,東瀛的話語權很小,這跟它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的地位是非常不匹配的。”

“所以在我看來,當它的經濟體量穩定之後,東瀛接下來的方向,一定是謀求國際政治的話語權。”

“而這個話語權他怎麼謀求?要知道,它是被嚴格限製軍事實力的。”

“所以,它能做的隻有一點,就是用經濟去置換話語權,在金融開放這件事情上,我覺得它一定會配合米國和歐洲,隻要米國這邊提出需求。”

“我覺得我們要等的,其實就是什麼時候,米國這邊容忍不了東瀛對彙率的操控,要求它放開金融市場。”

“那時候,就是我們收獲的時節。”

後世很多人都說廣場協議是東瀛被米國收割了,但是事實上,廣場協議,東瀛是非常積極的推進者。

原因就在於,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尤其是超越了歐洲傳統資本國家的東瀛,在積極謀求它在國際上的政治話語權,並意圖推進日元的貨幣國際化。

作為十多年的經濟強國,東瀛的經濟學者水平並不差,對於廣場協議帶來的後續影響其實是非常清楚的,也做了足夠的措施應對。

隻不過,他們應對的方向沒錯,但是手法錯了,讓房地產和股市這兩頭怪獸,膨脹到了吞噬一切的地步,最終導致了經濟的崩盤。

後世東大就嚴格參考了東瀛的舉措,限製房地產,限製股市,房地產控製的好不好李長河不知道,但是股市控製的是真的挺無語的。

股市倒是沒膨脹,就是埋了不少自己人。

“你這個思路我覺得倒是沒問題,難怪你說這一個投資,要那麼長時間。”

“不過就算是對方放開,日元升值,對我們來說,這麼長時間的收益,恐怕也有限吧。”

“我們就算它的彙率翻一倍好了,七到十年的投資,收益率翻一倍,折算下來,每年不過百分之十左右的收益。”

“這樣算下來,這筆投資,其實並不算很劃算。”

詹姆士正色的說道,身為金融高管,他對這些其實有一定的判斷力。

李長河的方向在他看來,沒什麼錯,就是綜合算下來,收益其實並不算很有吸引力。

“不,詹姆士先生,你錯了,如果真的按照我說的這種情況出現,我們的收益不會單純的隻是彙率收益。”

“不過接下來我要說的,是這一次日元投資的具體方向,很抱歉,如果不想參與這一次投資的先生,我不能對你們繼續講解。”

“因為接下來,這都是保密內容,一旦對外流傳出去,我覺得會影響到我們的投資收益。”

李長河這時候微笑著說道。

而在場的眾人聽完,一個個滿是無語的看向了李長河。

好家夥,他們聽的正起勁呢,你小子不講了?

雖然心裡沒決定好到底要不要投資,但是毫無疑問,剛才李長河對東瀛的分析,在大方向上他們覺得是正確的,並沒有錯誤。

也因此,他們更好奇,對方如此下注,一定是有特殊的方向。

這個時候,到底要不要參與,繼續聽下去呢?

“維克,你這個投資,額度沒有限製吧,比如說我的收益,我取一半出來,然後把剩下的一半收益轉入你對東瀛的投資,這樣可以嗎?”

詹姆士旁邊,來自洛克希德這些軍火商幕後的代表貝克力則是第一次開口。

“當然,我說了,這個額度,是各位隨意認領的,諸位可以根據自己的考量選擇投資額度。”

“當然,如果這些日元不夠,我手裡的額度,也是可以渡讓給各位一部分的。”

李長河手裡將近3000億日元,渡讓給這些人一部分他也無所謂。

畢竟收割東瀛,這一次他還得拉上加州財團的大旗,以此狐假虎威呢。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