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一臉的無可奈何(1 / 2)

情結大明 步槍子彈 8011 字 5個月前

胡惟庸愣神片刻,他想不明白為什麼突然之間,李善長就成了這個樣子。

“大人,您這是什麼意思?”胡惟庸一臉不解的問道。

李善長道:“我本來於洪武四年辭官,當時在老家日子過得倒也安穩。奈何陛下抬愛,洪武五年又於濠州奉命修建宮殿,管理遷於濠州之民。

兜兜轉轉,又回到應天府。可是年歲已大,已經老眼昏花,不如歸去,不如歸去!”

李善長說著便站了起來,朝外麵走去。

胡惟庸雙眼瞪得老大,就像是第一次認識李善長一樣。

“大人,這是何意?大人,這是何意啊?您為何如此啊?”

胡惟庸跟在李善長的身後,想要挽留李善長,可是不管胡惟庸說什麼話,李善長都沒有停留。

說好一起共進退,怎麼就這麼走了?

“這叫什麼事啊!”

胡惟庸一拍自己的大腿,來到大門口,眼睜睜看著已經坐著馬車離去的李善長,一臉無可奈何。

李善長坐在馬車中,閉目養神。

李善長是一個聰明人,他對朱元璋的性格一清二楚。

片刻後,他睜開眼睛,以隻能自己聽到的聲音自言自語,“我家以受寵至極,沒有必要和你趟這趟渾水。

原本我以為告訴你事情的真相後,你會收手,可是今天一看,你根本就不會收手,你甚至還想和陛下相爭,你真以為你是張士誠、陳友諒?

你是我這輩子來,唯一看走眼的人,你這個脾氣,要把自己葬送深淵。”

李善長搖著頭,一臉的後悔。

之前胡惟庸找李善長的時候,胡惟庸一直不知道是誰把他兒子害死的,李善長念在和胡惟庸是親家的份上,幫他一把,將自己知道的都說了出來。

可沒想到,胡惟庸今天竟然讓自己來幫他試探試探朱元璋。

剛開始,李善長是拒絕的,可是架不住胡惟庸軟磨硬泡。

無奈之下,隻好同意。

麵見朱元璋時,李善長待在旁邊幾乎沒說什麼話,就胡惟庸一直在說話。

其中,胡惟庸有好幾次都在言語上冒犯了朱元璋,甚至還有些逼迫朱元璋的意思。

朱元璋當時沒發火,不代表以後不發火。

朱元璋眼底的憤怒被李善長看的清清楚楚。

這幾年胡惟庸的所作所為,李善長知道不少。

再加上這次的事情,愈發的讓李善長感覺到,朱元璋要對胡惟庸動手。

兩人還是親家,有很多利益糾纏。

朱元璋如果真的要對付胡惟庸,胡惟庸能跑的了?到時候誰敢求情,誰就是胡惟庸的同黨。

李善長知道自己想要和胡惟庸徹底撇開關係是不可能的,但是能撇開一點是一點,憑借著以前建立的功勞,怎麼著也不會太過為難自己。

本來李善長還想著拉胡惟庸一把,可是從今天的事情來看,整不好還要被胡惟庸拉下水去。

李善長明白,如果朱元璋真的想殺胡惟庸,胡惟庸根本就擋不住,沒有任何反抗的空間。

當天晚上,胡惟庸回到家後,躺在床上久久無法入眠,一直躺到五更天。

胡惟庸抬起頭,看了一眼窗外的月亮,從床上坐了起來。

上早朝的時候到了,作為曆史上最勞模典範的朱元璋,在他手下當官,可不是一件輕鬆事。

胡惟庸穿戴整齊,坐著馬車走出了家門。

在去皇宮的路上,胡惟庸心裡不停的思考著自己兒子的事情……

天空放亮,李財吃過早飯後,來到了書房中。這倆天自己也準備把自己的女兒接過來住,現在搞的自己的女兒自己都不敢去看,因為李財知道現在的人,特彆是當官的做事沒有底線。李財也不敢冒險。

李財坐在書房的書桌麵前,桌子上放了一張潔白的宣紙以及李財從自己的書袋裡中找來的鉛筆尺子等工具。

李財拿著這些東西,開始認認真真的繪製起圖紙來。

李財看過不少的紀錄片,在看過的紀錄片中,就有詳細介紹過火繩槍、燧發槍和佛郎機炮的。

而且,李財小時候非常喜歡這些東西,曾經買過武器百科等書籍,對於這些老舊的槍械,還是很了解的。

陳鬆繪製的火銃乃是火繩槍,隻不過又和尋常的火繩槍不一樣。

李財畫的火繩槍,有點類似於縮小版的佛郎機炮。

火藥和鉛彈不像尋常的火銃一樣直接放置在槍膛中,而是放置在一個帶著橫杆的鐵管中。

這個鐵管裡麵裝填火藥和鉛彈,鉛彈放在鐵管口,死死的卡住。

鐵管後麵被鐵片堵住,露出一個小孔。

火銃原本裝填彈丸的地方空了出來,隻留下引藥室。

鐵管卡死在火銃原本裝填彈丸的地方,鐵管後部的小孔對準引藥室。

在放置鐵管的旁邊設置一個卡槽,讓鐵管上的橫杆剛好可以卡在火銃上麵的卡槽中。

做好一切之後,在引藥室中放置火藥,然後扣動扳機,位於引藥室上麵的火繩夾落下,點燃引藥室中的火藥,通過小孔點燃鐵管中的火藥,隨後擊發鐵管中的彈丸。

火銃的內壁略小於鐵管的內壁,鉛彈在高壓之下膨脹,可以很好的防止漏氣。

為了氣密性,李財在鐵管和火銃內壁之間設置了倒扣,同時讓鐵管外壁伸長一些,可以更好的和火銃內壁貼合。

這個鐵管可以看成加大版的子彈,如此一來,就不需要花費大量時間裝填彈丸,隻需要更換鐵管就行,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

這個設計來源於佛郎機炮,這是加快火繩槍射速的最好辦法。

李財將繪製完的圖紙放在旁邊,然後又取出一張宣紙,開始繪製起佛郎機炮。

佛郎機炮出現在十五世紀到十六世紀,現在才十四世紀,還早個一百多年。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