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透過現象看本質(1 / 1)

情結大明 步槍子彈 3608 字 5個月前

‘’但都是對國策的歌功頌德。你講了半天軍屯,卻不是問題的實質啊?‘’抓了抓腦袋,朱棣一臉懵逼困惑問道: 但李財對於洪武朝三大國策的否定,朱棣打心底不認同。因為這個時候大部分少年都有一種戀父情結,而且還是開國皇帝洪武大帝,在小屁孩的心裡,自己的父皇就是天下無敵,絕對不可能犯錯的,那定的三大國策也就是最英明的,但是這個神話卻給李財這個狂生給打破了,恨不得把李財痛揍一頓才解氣。 這次他與父皇慪氣,也是與討伐北元餘孽有關。雖然,小屁孩朱棣對李財的學識,深為佩服。 朱棣深吸一口氣,組織了一下措辭:“皇上對北元,以及雲南梁王用兵,是因為這些北元餘孽,襲擾威脅我大明邊境安危。” “打仗打的是錢,是糧草。”“老百姓還是需要交出大部分種植的糧食,剩下的緊緊夠糊口度日而已。”說到這裡。 朱棣將李財的話,在腦子裡過了一遍,若有所悟。 然而,卻看見李財一臉的藐視的看著朱棣,李財卻搖了搖頭: “非也!伱隻看到了問題的表麵,卻沒有領會實質。” 旁邊的朱元璋一直用一種懷疑的眼光一臉的懵逼,李財與朱棣的對話繼續。 老百姓哪裡還有好日子過,休養生息更是無從談起。 不過對於林澈說的周邊戰事,他倒是有所了解。 “農民不但出自己的賦稅徭役,連官僚士紳的一份,也一並承擔下來了。” “一旦遇到災荒年,其結果與前元後期,又有何異?” 這邊,朱棣沒反應過來,旁邊的洪武皇帝朱元璋卻是虎軀一震。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旁邊的老朱父子同樣好奇。 見朱棣一臉似懂非懂,李財稍作停頓繼續說道: “我朝雖頒布休養生息製度,卻沒有讓百姓感受到製度帶來的好處。” “如此一來,土地兼並愈演愈烈。” 李財講的很透徹。 林澈輕輕抿了一口酒,語氣幽幽: “農民苦啊!” 李財用手指沾了些酒水,在桌上畫了個地圖。 朱元璋在心裡已經感覺倒李財講的真的有一點道理。心裡想到:“朕倒想聽聽這狂生如何解析咱大明國策弊端的。” 最終決定效仿曹魏,實施軍屯。 頓了頓,繼續說道: “那咱就一條條分析給你聽,不然還以為我在這裡還是胡說八道,信口開河。” 沒想到一介狂生,居然將大明這一弊端看的如此透徹。朱元璋也是卻底的無語。臉色表情也發生變化,也不是還是那種很藐視的眼光,現在已經變成很驚訝的眼光看著李財。 李財卻無視朱元璋和朱仙兒倆個人的眼光繼續說道:“土地愈集中,農民手裡的田地就愈少,賦稅攤派就愈重,生活就愈困苦。” 說說休養生息。” “軍屯製更是減輕了農民的負擔,將戰爭的危害降低到最低。” “完糧當差的義務,便完全落在農民的身上。” 大明朝建立時間不過數年,年年用兵。 朱元璋深吸一口氣,壓抑住心中的悸動。 尤其是北元殘餘時刻威脅江山社稷,大明每年賦稅一大半都用在征戰上。 此事尚在規劃中,就連太子朱標都不知道。 大明年年用兵,需要耗費大量的錢糧,而錢糧來自哪裡,還不是來自老百姓。 “而在於朝廷賦予官僚士紳特權,導致土地兼並嚴重,農民失去土地。” 作為皇子,大學堂上所學的知識,多是些經史子集,儒家經典。 “用兵的錢和糧草從哪裡來?還不是農民。” “相比前朝,大明的稅賦雖降低不少,但田地大量掌握在地主和勳貴官紳手裡,老百姓的日子依然很苦啊。” “大量田地落在不用繳納賦稅的官僚士紳手裡,大量的農民由自耕農變成佃農。” 李財看著一臉懵逼的朱棣和旁邊的朱仙兒,淡淡道: 朱棣微微皺眉。 年年征戰,年年納糧。 大學堂那些大儒們,也不注重這些知識的灌輸。 “法令規定,凡朝廷當官的可以免除徭役和賦稅,不僅當官的,就連士紳也享受這一特權。” “三國曹魏實行軍屯,士兵戰時作戰,平時士兵像老百姓一樣耕種。” “洪武朝的百姓困苦,除了年年用兵,還有一個更大的原因,也可以說是致命的原因。” 大明的賦稅根基在農業,在農民。 “皇上所謂的休養生息,對於老百姓來說,隻不過讓他們稍稍喘口氣而已。” 不錯。 正如狂生所說,朝廷雖然製定了休養生息製度,在實施中老百姓並沒有得到多少實惠。 哪像李財說的那麼邪乎。 …… 李財繼續狂妄的用用筷子指著地圖,頗有一點像諸葛孔明一樣的指點江山的意思: “大明北麵清剿北元殘餘,南麵攻打安南、交趾,西南與梁王作戰,東南對福建沿海張士誠舊部以及倭寇用兵…” “官僚士紳享受著特權,農民的負擔卻越來越重。 “洪武五年,朝廷頒布法令:食祿之家,與庶民貴賤有等,趨事執役以奉上者,庶民之事也…自今百司見任官員之家,有田土者,輸租稅外,悉免其徭役。” 朱元璋也一時有些懵圈。 看了眼聚精會神的朱仙兒,李財繼續道:“戰事一起必然勞民傷財。” “之所以最終為西晉奠定大一統,就在於曹魏真正做到了以軍養戰,而不是以民養戰。” “先生…那所謂的問題實質又是什麼?” “朝廷對北元和梁王用兵,固然為鞏固江山社稷,維護邊疆安危。” “天下的百姓是水,大明朝是舟,舟一旦失去水的承載,必定傾覆。” “大明朝危矣!” 此言一出。 朱棣頓時傻了眼。 同時。 坐在一旁的朱元璋和朱仙兒也是懵逼,死一般的寂靜。 李財微微一笑。 洪武朝官員的俸祿相較於富庶的宋朝官員俸祿,隻有十之其一。 他聽到這話,同樣感到震撼。 相較於其他朝代等價交換,也是遠遠不如。 有鑒如此。 若真像這狂生所言,自己製定的俸祿,賜給公田彌補,造成官員與民爭田的惡劣現象。 朱元璋顫顫巍巍站了起來。 “大明朝這麼大,有一些害蟲芝麻也屬正常。” “因為朝廷上下,所有人都瞞著皇上。” “咱們再聽聽,朕倒想看看,這狂生還能說出什麼駭人的話來。” 接著憤怒說道: “父皇,這賊子的話危言聳聽,在自己的醫館還敢妄議朝政!”朱仙兒在朱元璋的耳邊輕輕地說道。 “要知道當今皇上可是出了名的勤政愛民,這等侵害農民的大事件,他豈會不知道。” 也就是用公田補貼官員俸祿。 就這俸祿,官員若不是搞些外快,生活都過的緊巴巴的。 即便是大臣家裡的瑣碎事都滿不了他。 朱元璋想到這裡,頓時冷汗直冒,瞬間浸透了內襟。 再看另一邊的李財還在繼續打擊洪武皇帝的信心和那還有一點點可憐的自尊。 “卻動搖不了大明的根基,更不會出現‘大明危矣’現象。” 簡直受不了這一打擊。 麵對李財的提問,朱棣抓著腦袋,思考了半天,難為情回道: 這些俸祿除了養活一家人,還得用於平時的應酬、接待以及聘請幕僚、雜役等等用度。 “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 朱棣知道父皇平時對朝堂官員的控製有多嚴格。 大明洪武年間規定。 朱元璋靠在椅子上,微微眯著眼睛,頻頻點頭。 朱仙兒拿著筆墨紙硯走了進來。 李財將酒杯放下,一隻手撐起下巴,看著朱棣說道: “燕王,平時腦袋軸,沒想到遇到這個狂生,居然腦筋都轉的挺快。” 難道洪武朝堂上就沒有一個對自己忠心的大臣? 難道那些與自己生死與共的肱骨之臣,也欺瞞自己? “危言聳聽?” 他真想一步跨過牆去,與這狂生對質。 朱元璋深邃的眼神凝視著李財有點得意的眼光,似乎要把李財看透。 “不能深切領會先生的高論,以後到了藩…出去後咱一定勤加走動,時刻關注老百姓的動態。” “且不論這狂生的狂言悖論,單從教學來說,真的比皇宮大學堂裡的那些學究們靈活。” “今上一旦了解這一情況,決不會放任不管,任由這些人禍害百姓。” 記錄的朱仙兒也停下了筆。 朱棣被林澈的這句話給驚呆了,半天才反應過來。 想到這。現在想來,他們作為這一政策的受益者“你如果覺得我說的話危言聳聽,就大錯特錯。”洪武五年,朱元璋下令賜給文武百官公田,並免去公田的賦稅,以保障各級官員的生活供給。 …… 朱仙兒看著自己的父皇。將東西放在桌上,小心翼翼退了出去。 還有自己最信任、保護自己安全的侍衛,難道也有不臣之心? 那自己的安全豈不是沒有了保障? “朝廷每一項政策,最終都會落實到他們身上,所以老百姓才最有發言權。” “看來你還是目光短淺了些,你真該多出去走走,開闊一下眼界。” 這也間接滋生了官員的貪腐。 “你知道為什麼麼?” 自己製定的政策,竟然有這麼大的危害? 當初,他在頒布以上法令時,有所考慮的。 “兒臣遵旨。” “父皇,我看四弟在這狂生的熏陶下,不僅說話文縐縐的,而且還學會了思考問題。” 朱元璋在朱仙兒的攙扶下,重新坐下,朝他擺了擺手: 臉色鐵青,渾身止不住在顫抖。 “你且退下,朕自有決斷!” “否則朝廷怎麼會不知道?” 最終受到傷害的是天下百姓。 接著感覺一陣頭暈目眩,腳步向前趔趄了兩步,站都有些站不穩了。 “不會如您所說的那麼誇張。” 片刻後。 “我看呀,不需要你用鞭子抽他,逼他,從詔獄出來,他一準會主動就藩。” 朱仙兒快步走到藥店的大門口,對站在門口等候的毛驤耳語了幾句。 朱元璋微微頷首,淡淡道: “是不是真有才,我們接著往下聽才知道。” “李先生,你說的太危言聳聽了吧?” 李財一針見血的指出這一政策的危害性,讓朱元璋驚出一身冷汗。且不論這狂生說的多危險。 畢竟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 。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